楊岐方會(西元九九六──一○四九年)
臨濟義玄——興化存獎——南院慧顒——風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陽善昭——慈明楚圓——楊岐方會
袁州楊岐方會禪師,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筆硯,繫名征商課,最坐不職,乃宵遯入瑞州九峰,恍若舊遊,眷不忍去,遂落髮。每閱經,心融神會,能折節,扣參老宿。
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霜,師皆佐之,總院事。依之雖久,然未有省發,每咨參,(慈)明曰︰「庫司事繁,且去。」他日又問,(慈)明曰︰「監寺異時兒孫遍天下在,何用忙為。」
一日,(慈)明適出,雨忽作,師偵之小徑,既見,遂搊住曰︰「這老漢,今日須與我說,不說打你去。」(慈)明曰︰「監寺知是般事,便休。」語未卒,師大悟,即拜於泥途。問曰︰「狹路相逢時如何?」(慈)明曰︰「你且軃避,我要去那裡去。」師歸。來日具威儀,詣方丈禮謝,(慈)明呵曰︰「未在!」
自是,(慈)明每山行,師輒瞰其出,雖晚必擊皷集眾。(慈)明遽還,怒曰︰「少叢林暮而陞座,何從得此規繩?」師曰︰「汾陽晚參也,何謂非規繩乎?」
一日,(慈)明上堂,師出問,「幽鳥語喃喃,辭雲入亂峰時如何?」(慈)明曰︰「我行荒草裡,汝又入深村。」師曰︰「官不容鍼,更借一問。」(慈)明便喝,師曰︰「好喝。」(慈)明又喝,師亦喝,(慈)明連喝兩喝,師禮拜。(慈)明曰︰「此事,是箇人方能擔荷。」師拂袖便行。(中略)
後道俗迎居楊岐,次遷雲蓋。(下略)(以上錄自《五燈嚴統》卷十九,《卍續藏》一三九.八一五頁下―八一六頁上)
附錄:語錄摘要
(一)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有馬騎馬,無馬步行。」
(二)問︰「如何是佛?」師曰︰「三腳驢子弄蹄行。」曰︰「莫祇這便是麼?」師曰︰「湖南長老。」
(三)九峰勤和尚把住(方會)云︰「今日喜得箇同參。」師曰︰「作麼生是同參底事?」勤曰︰「九峰牽犂,楊岐拽耙。」師曰︰「正恁麼時,楊岐在前,九峰在前?」勤擬議,師拓開曰︰「將謂同參,元來不是。」
(四)問︰「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師曰︰「西天人不會唐言。」
(五)慈明忌辰設齋,眾纔集,師於真(像)前,以兩手捏拳安頭上,以坐具畫一畫,打一圓相,便燒香,退身三步,作女人拜。首座曰︰「休捏怪。」師曰︰「首座作麼生?」座曰︰「和尚休捏怪。」師曰︰「兔子喫牛嬭。」第二座近前,打一圓相,便燒香,亦退身三步,作女人拜,師近前,作聽勢,座擬議,師打一掌曰︰「這漆桶,也亂做。」(以上錄自《五燈嚴統》卷十九,《卍續藏》一三九.八一六頁上―八一七頁下)
(六)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云︰「隔江打皷不聞聲。」
(七)僧問︰「如何是佛?」師云︰「賊是人做。」
(八)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以上錄自《楊岐方會禪師後錄》,《卍續藏》一二○.三四○頁上―三四一頁上)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八篇 臨濟至楊岐的禪師|黃龍祖心(西元一○二五──一一○○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