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明本(西元一二六三──一三二三年)
克勤圜悟——虎丘紹隆——天童曇華——天童咸傑——臥龍祖先——徑山師範——仰山祖欽——高峰原妙——中峰明本
杭州天目中峰明本禪師,錢塘孫氏子,母夢無門開道者持燈籠至家,而生。神儀挺異,纔離襁褓,便好結跏,歌梵唄。
初參高峰(原妙)於死關,高孤峻嚴冷,不假人辭色,一見師,驩然欲為祝髮。
一日,誦《金剛經》至「荷擔如來」處,恍然開解。明年遂薙染受具。未幾,觀流泉有省,即詣高求證。高打趁出。既而民間訛傳,官選童男女,師問︰「忽有人來問和尚討童男女時如何?」高曰︰「我但度竹篦子與他。」師言下洞然,徹法源底。高乃書真贊,付師曰︰
「我相不思議,佛祖莫能視;
獨許不肖兒,窺得半邊鼻。」(下略)(以上錄自《五燈嚴統》卷二十一,《卍續藏》一三九.九四八頁下)
附錄:語錄摘要
(一)打成一片
若真箇打成一片時,亦不知如銀山鐵壁;既知是銀山鐵壁,即不可謂之打成一片。如今莫問成一片不成一片,但將所參話頭,只管粘頭綴尾,念念參取,參到意識盡處,知解泯時,不覺不知,自然開悟。政當開悟時,迷與悟、得與失、是與非等,一齊超越,更不須問人求證據,自然穩怗怗地無許多事也。(下略)
(二)參「無」字
但將箇「趙州因甚道箇無字」,猛利一提提起,日而參夜而究,行而疑坐而拶。政當如是看時,切不得作回光返照想,但參究不得處,政是放身捨命時。久久純熟,忽爾開悟,曾不自知而回光返照畢矣。若更作回光返照會,依舊不曾悟在。(下略)
(三)參「無」字
「趙州因甚道箇無字」,此八箇字,是八字關,字字要著精彩看。你若依稀彷彿,半困半醒,似有似無,恁麼參去,驢年也不會發明。參禪全是一團精神,你若精神稍緩,便被昏散二魔,引入亂想狂妄窟中,作顛倒活計。(下略)
(四)參「無」字
參「無」字,只要向「無」字上起疑情,參道︰「趙州因甚道箇無字」,十二時中,只與麼參,正當參時,不問有思量分別、無思量分別,有思量、無思量屬妄想,如今只要你單單向所參話上起疑情,乃至總不要一切境緣上作分別想。(下略)
(五)大疑情
疑情無大小,但疑之重,是謂大疑,疑之輕,是謂小疑。何謂重?但說著箇生死事大,便自頓在胸中,要放下也放不得,如大飢之人要求食相似,自然放不過,雖欲不舉,不自由而舉之也。是謂重,故名大疑。此大疑之下,自然廢寢忘飡,身心一如。亦不知是大疑,自然疑之不休息也。(中略)當大疑之時,你胸中方有一念子知道是大疑,早是錯了也。(下略)
(六)只參一則「無」字話
趙州道箇「無」字,不是有無之無,(中略)只要向話上討箇分曉,初不作有無會,你今朝但辨一片真實信心教,及單單靠取箇無字,驀直如此參去,縱使無字上三十年參不透(中略),決不肯隨人語轉了求悟,你若隨人語轉了求得悟來,正是癡狂外邊走,斷斷不了生死。(下略)(以上六則錄自《天目明本禪師雜錄》卷中,《卍續藏》一二二.七六二頁上―七七二頁下)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峰明本的禪師|鐵牛持定(西元一二四○──一三○三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