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聖嚴法師

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雲谷法會(西元一五○○──一五七九年)

南嶽下三十二世

師諱法會,別號雲谷。嘉善胥山懷氏子,生於弘治庚申(西元一五○○年),幼志出世,投邑大雲寺某公為師,初習瑜伽(經懺應赴),師每思曰︰「出家以生死大事為切,何以碌碌衣食計為。」年十九,即決志操方。尋登壇受具,聞天台小止觀法門,專精修習。

法舟(道)濟禪師,續徑山之道,掩關於郡之天寧,師往參扣,呈其所修,舟曰︰「止觀之要,不依身心氣息,內外脫然,子之所修,流於下乘,豈西來的意耶?學道必以悟心為主。」師悲仰請益,舟授以念佛審實話頭,直令重下疑情。師依教日夜參究,寢食俱廢。

一日受食,食盡亦不自知,碗忽墮地,猛然有省,恍如夢覺。復請益舟,乃蒙印可。

《宗鏡錄》,大悟唯心之旨。從此,一切經教,及諸祖公案,了然如覩家中故物。

於是韜晦叢林,陸沉賤役。一日閱《鐔津集》,見明教大師護法深心,初禮觀音大士,日夜稱名十萬聲。師願效其行,遂頂戴觀音大士像,通宵不寐,禮拜經行,終身不懈。(中略)

師乃移居於山之最深處,曰天開巖,弔影如初,一時宰官居士,因(五台)公開導,多知有禪道,聞師之風,往往造謁。凡參請者,一見,師即問曰︰「日用事如何?」不論貴賤僧俗,入室必擲蒲團於地,令其端坐,返觀自己本來面目。甚至終日竟夜無一語,臨別必叮嚀曰「無空過日」。再見必問別後用心功夫。難易若何,故荒唐者,茫無以應,以慈愈切而嚴益重,雖無門庭設施,見者望崖,不寒而慄。然師一以等心相攝,從來接人,軟語低聲,一味平懷,未常有辭色。(下略)(以上錄自《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三十,《卍續藏》一二七.六三二頁上―六三三頁上「雲谷先大師傳」)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峰明本的禪師|中峰明本(西元一二六三──一三二三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無明慧經(西元一五四八──一六一八年)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