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15 聖嚴法師教禪坐|附錄二法鼓立姿八式動禪

聖嚴法師

附錄二法鼓立姿八式動禪

勸請大家來推廣

非常高興大家來學習「法鼓立姿八式動禪」,這個方法是非常實用的,而且處處可用,人人皆可用。諸位學了以後,不是自己用就夠了,還必須加以推廣。

這些動作是經過我自己體驗後,覺得確實可用,我才有信心來教導大家。大家學了以後,如果覺得對自己的健康有益,那你就要發大悲願心來推廣。如果你是以自私心來學,或者以姑且學學看的心理來學,你回去以後,可能就不會時常練習。只有發了菩薩心,抱著為社會大眾安定身心的心情來學習、推廣,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為了推廣,大家一定要懇切地練,每天練,練到你開始練習時,高升的血壓馬上往下降,衝動的心理反應馬上消失;平時在面對任何狀況,都能夠以安定、平和的心來面對。

為了助益大眾,請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發菩提心、發悲願心來學習「法鼓立姿八式動禪」。

一、認識法鼓立姿八式動禪

(一)緣起

為了讓緊張忙碌的現代人,能夠簡便地享受禪法的奧妙,法鼓山聖嚴法師依據多年的實修體驗,將禪修心法融入運動中,發展出「法鼓立姿八式動禪」。除了能運動健身,也能使人身心獲得放鬆,達到健身與調心的目的。

「法鼓立姿八式動禪」是一套不拘時間、不拘地點,而且簡單易學、有益身心的「動中禪」。只要能勤加練習,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能以動禪的修行方式,清楚享受身心放鬆的感覺,讓人安定自在,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禪悅與法喜。

為推廣「法鼓立姿八式動禪」,法鼓山禪修中心在二○○三年四月,培訓了第一期共一百二十二位的義工講師,同時開始在全臺各地教授,普遍受到各地民眾的好評。為方便講師教學及學員自修,除了已編印講師手冊並製作教學DVD,特再編印此份學員手冊,以期教學效果更為彰顯。

(二)功能

「法鼓立姿八式動禪」除了具有健身的效果外,還能調心,幫助人們將散亂心轉為專心,並進而達到身心合一。勤加練習後,可應用在生活中,時時放鬆身心、放下身心,最後並可達到禪法的最高目的──智慧的開發。

(三)對象

「法鼓立姿八式動禪」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健康或患病,任何人都可以做。

(四)時間

任何時間都可以做,若是飯後半小時內,建議用散步去體會動禪的心法──清楚與放鬆。

(五)地點

只要空間足夠、空氣流通,室內、戶外均可。

(六)動作順序

「法鼓立姿八式動禪」的順序是:先將全身關節韌帶拉鬆,然後從頭到腳,從局部運動到全身運動。只要依照這樣的順序,全身筋骨肌肉都能獲得運動,而且能避免運動傷害。

「法鼓立姿八式動禪」全部做完約需三十分鐘,如果時間允許,應該八式都做,甚至重複多做幾次,更能感受到全身的舒暢。如果時間不允許,亦可拆成幾個段落分開做。

(七)心法次第

「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是動禪的基本原則,相應的心法次第是「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1.清楚︰從清楚局部的動作到清楚全身的動作

這是練習身心合一的第一步。練習「清楚」時,首先就會發覺自己的心是散亂的,不斷練習清楚自己的動作,慢慢地可以從散亂心進入專心。

2.放鬆︰從清楚局部的緊張到清楚局部的放鬆

一般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是緊還是鬆,如果練習著把心安住在身體的動作上,便可進一步體會到身體肌肉筋骨,從緊張到放鬆的過程,體會身心合一時,身體放鬆的狀態。

3.全身放鬆︰從局部的放鬆到全身的放鬆

完全的身心合一,不只是身體局部放鬆,而是全身都放鬆。因此,必須練習將身體局部的放鬆擴大到全身的放鬆。如果運動中能持續不斷地放鬆身心,最後必能享受到全身的放鬆,從而體會到禪悅與法喜。

(八)修習要訣

1.自然呼吸︰不控制呼吸,不刻意注意呼吸。

2.注意身體狀況︰少數人在做第二式「頸部運動」、第四式「擎天觸地」及第六式「轉腰畫圈」時,會有頭暈的現象。如果有這種情形,在做這三式運動時請張開眼睛,運動幅度減小,同時放慢速度,如此就可獲得改善。

3.避免運動傷害︰做第四式「擎天觸地」,身體下彎時,要從頸椎、胸椎、腰椎到尾椎,一節一節地彎曲,上舉時,同樣要感受脊椎一節一節地由下往上打直,而非脊椎一下子整個打直地彎下,整個打直地上舉。這樣一節一節地彎曲、上舉,除了加深運動效果,也可避免腰部的運動傷害。

4.「清楚與放鬆」重於動作的標準︰要以最舒服的感覺來做動禪,不一定強求動作標準,重點要放在禪的體驗,才能體會到身心合一的全身放鬆。

二、立姿分解動作說明

【起式】

動作說明

  1. 雙手合十。
  2.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

【第一式:扭腰甩手】

動作說明

  1. 向左向右轉腰甩手,兩腳不動。
  2. 一手順勢輕拍肩膀,一手輕拍背部。
  3. 清楚雙手拍肩的感覺。
  4. 清楚腰部帶動雙手的感覺。
  5. 清楚全身運動的感覺。
  6. 清楚腰、手放鬆的感覺。
  7. 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8. 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9. 結束時雙手合十。

【第二式:頸部運動】

(動作1~5)

動作說明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
  2. 頭部緩慢地左傾,耳朵盡量貼近左肩。清楚頸部右側伸展的感覺。
  3. 頭部緩慢地右傾,耳朵盡量貼近右肩。清楚頸部左側伸展的感覺。
  4. 頭部緩慢地左傾。清楚頸部右側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5. 頭部緩慢地右傾。清楚頸部左側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6. 頭部緩慢地回正。

(動作7~9)

  1. 頭部緩慢地往左後轉,頭部緩慢地往右後轉。清楚頸部扭轉的感覺。
  2. 頭部緩慢地往左後轉,頭部緩慢地往右後轉。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3. 頭部緩慢地往左後轉,頭部緩慢地往右後轉。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
  4. 頭部緩慢地回正。

(動作11~14)

  1. 頭部緩慢地往下,下巴盡量接觸前胸。清楚頸部伸展的感覺。
  2. 頭部緩慢地往後。清楚下巴向上伸展的感覺。
  3. 頭部緩慢地往下。清楚頸部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4. 頭部緩慢地往後。清楚下巴向上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5. 頭部緩慢地回正。
  6. 結束時雙手合十。

【第三式:腰部運動】

動作說明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 兩手叉腰,虎口向下。
  3. 腰部從左至右緩慢地旋轉。
  4. 清楚腰部旋轉的感覺。
  5. 清楚全身運動的感覺(二次)。
  6. 清楚腰部放鬆的感覺。
  7. 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8. 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9. 反方向旋轉,重複動作3至動作8。
  10. 結束時雙手合十。

【第四式:擎天觸地】

動作說明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 十指交叉,兩手緩慢上舉,盡量伸展。清楚雙手伸展的感覺。
  3. 兩手緩慢往下,身體緩慢下彎,雙掌盡量觸地。清楚腰部、腿部伸展的感覺。
  4. 兩手緩慢上舉。清楚雙手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伸展的感覺。
  5. 兩手緩慢往下。清楚腰部、腿部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伸展的感覺。
  6. 兩手緩慢向上伸展。清楚雙手放鬆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1. 兩手緩慢向下伸展。清楚腰部、腿部放鬆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
  2. 重複動作6及動作7。
  3. 兩手緩慢向上伸展。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
  4. 兩手緩慢向下伸展。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
  5. 重複動作9及動作10。
  6. 身體緩慢回復直立。結束時雙手合十。

【第五式:甩手屈膝】

動作說明

  1.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
  2. 雙手前後擺動,雙膝順勢彎曲。
  3. 清楚雙手擺動、膝蓋抖動及全身運動的感覺(二次)。

  1. 清楚雙手放鬆、膝蓋放鬆及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2. 享受雙手放鬆、膝蓋放鬆及全身放鬆的感覺。
  3. 結束時雙手合十。

【第六式:轉腰畫圈】

動作說明

  1. 身體放鬆,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 兩手緩慢上舉與肩同寬,掌心相向做抱球狀。
  3. 身體緩慢由左至右,由上往下做三百六十度環繞。
  4. 清楚腰部轉動的感覺。
  5. 清楚腰部帶動雙手的感覺。

  1. 清楚全身運動的感覺(二次)。
  2. 清楚腰部放鬆及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3. 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4. 反方向旋轉,重複動作4至動作9。
  5. 結束時雙手合十。

【第七式:膝部運動】

動作說明

  1. 身體放鬆,兩腳併攏。
  2. 膝關節彎屈,兩手置於大腿上。
  3. 膝蓋由左至右緩慢地旋轉。
  4. 清楚膝蓋旋轉的感覺。
  5. 清楚全身運動的感覺(二次)。
  6. 清楚膝蓋放鬆的感覺。
  7. 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8. 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9. 反方向旋轉,重複動作4至動作8。
  10. 結束時雙手合十。

【第八式:左右伸展】

動作說明

  1. 全身放鬆,兩腳併攏。
  2. 左腳緩慢地前弓,右腳伸直,雙手前後伸展。
  3. 身體緩慢回正,雙手合十。
  4. 右腳緩慢地前弓,左腳伸直,雙手前後伸展。
  5. 換邊,清楚雙手伸展的感覺。
  6. 換邊,清楚頸部、腿部、腰部伸展的感覺。
  7. 換邊,清楚雙手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伸展的感覺(二次)。

  1. 換邊,清楚頸部、腿部、腰部伸展的感覺,清楚全身伸展的感覺(二次)。
  2. 換邊,清楚雙手放鬆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3. 換邊,清楚頸部、腿部、腰部放鬆的感覺,清楚全身放鬆的感覺(二次)。
  4. 換邊,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
  5. 換邊,享受全身放鬆的感覺。
  6. 雙手合十後,停頓幾秒。
  7. 法鼓立姿八式動禪結束。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15 聖嚴法師教禪坐|附錄一法鼓山社會菁英禪修營活動日程表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15 聖嚴法師教禪坐|校註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