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17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第四天:上午〉禪修的基礎

聖嚴法師

〈第四天:上午〉禪修的基礎

一、調五事,才能真正用話頭

開始禪修的時候,要先調整和放鬆你的身體,然後你的心才能平靜,才能用話頭。因此,基本的修行原則中,有所謂的「調五事」:調飲食、調睡眠、調呼吸、調身,以及調心。雖然我們禪修的目的是調心,但是,基礎要從前面的四項調起。

(一)調飲食

調飲食是指不能吃得太飽,也不能餓肚子;水不能喝太多,也不能不喝水。飲食要吃八分飽或是七分飽,不要把肚子撐得脹脹的、滿滿的,因為吃得太脹了、太滿了,就會打瞌睡,但若是吃太少,肚子空了,也會沒力氣。喝水時,如果水喝太少了,我們的身體會發熱,但是水喝太多,身體又會變得很重,所以飲食要調節。

除此之外,我們要注意不能吃刺激的東西,食物要清淡,有營養就好,飲料也是,最好是喝水。

(二)調睡眠

所謂「調睡眠」,首先是睡覺的姿勢要正確,然後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都要放鬆,特別是內臟也要放鬆,不要有壓力。睡眠的時候,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是在沒有事的狀態、是在休息的狀態,保持頭腦是寧靜的、清楚的,這樣睡覺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恢復疲勞,睡著之後,頭腦也會是比較清醒的。在《瑜伽師地論》裡提到,這是「覺寤瑜伽」,即睡眠的時候仍是在禪定之中。9

如果在睡覺以前打坐,或是睡前你覺得身體緊張時,最好先運動一下,然後打坐一段時間,等頭腦和身體放鬆,全部沒有負擔以後再睡覺,就能夠睡得很平穩、很實在。

睡覺最好要睡多久呢?佛經裡說四個小時。古代印度將白天分成六個時段、晚上六個時段,以現在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來計算,每一個時段是兩個小時。但是,夜晚的六個時段裡,只有中間兩個時段是用來睡覺的,前後各兩個時段都是不睡覺的,所以實際上只睡四個小時,大概是從現在的晚上十點睡到第二天清晨兩點起床,或者是從凌晨十二點睡到四點起床。

這裡是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四點起床,以我們睡覺的時間而言,如果白天你打坐得很好,晚上這樣的睡眠時間絕對是足夠的。可是如果你白天打坐得非常緊張、非常痛苦,一直緊張到夜裡睡覺都還在緊張,晚上就會做惡夢,那你可能會感覺睡得不夠。

有一些人是滿奇怪的,夜裡老是睡不著,白天倒睡得很好,整天打瞌睡。又因為白天睡夠了,所以晚上睡不著,這就是不會調睡眠了。若是白天迷迷糊糊,晚上也是迷迷糊糊,整天好像是醒著,又好像沒有睡,白天和晚上都在做夢,那是有病了,要去看醫生,否則真是叫作「醉生夢死」。

(三)調身

至於調身體該怎麼調法?身體要動也要靜,動是為了讓肌肉、神經有機會運動一下,而運動能使循環系統以及消化系統加強、正常;靜則是將神經放鬆、肌肉也放鬆,這樣血液會循環得比較順暢,而且動的時候加強了血液的壓力,循環快一點;靜的時候放鬆了神經和肌肉,身體裡的氣比較容易柔和地自行調整。如果老是在動,對身體是不好的,會疲勞;但如果老是靜,對身體也不好,所以動靜要適宜。因此,我們在禪堂裡有打坐的時候、有經行的時候,經行時也是有快、有慢,這都是在調整我們的身體。

(四)調息

很多人認為我們的生命是身體、是思想等,其實都不對,釋迦牟尼佛說:「人命在呼吸間。」如果沒有呼吸,人就死了,我們的生命就是呼吸,所以呼吸非常重要。

呼吸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呼吸實際上是供給身體氧氣,而氧氣能讓血液經常保持清爽和乾淨,如果血液中沒有氧氣或是缺少氧氣的話,頭腦會昏沉、身體會疲勞,所以調呼吸非常重要。

調呼吸即是調息,要在什麼時候調呢?我們打坐是在注意呼吸、調呼吸,便是讓呼吸平穩。但是,快步經行算不算是調呼吸?很多人認為不是,因為快步走的時候會喘氣,實際上,這也是在調呼吸。因為快步經行時,身體需要充分的氧氣,血液才有力量幫助每個細胞活動,所以快跑也是在調呼吸。因此,調呼吸要在靜中調、在動中調,但是不要故意在不應該喘氣的時候喘氣,那是會受傷的。

調呼吸與調身、調心是息息相關的。調呼吸是介於調身和調心之間的橋樑,非常重要。所以,平常我們頭腦不清楚的時候、心情不穩定的時候,最好做三次深呼吸,讓頭腦清楚、心情穩定。

南傳的四念住也是從呼吸開始,稱為「安那般那念」(Ānāpāna-smṛti),這是一種基礎的修行方法,凡是基礎的禪修都需要用呼吸法,因為調好呼吸後,就可以調心了。

事實上,這與我們需要氧氣是有關係的,當身體極力在動時,需要的氧氣多,所以呼吸會急促而快速;當我們靜靜地坐得很平穩時,消耗的氧氣很少,這時呼吸自然而然會緩慢、細、長而深。「長」的意思是指呼吸慢,而呼吸慢了以後自然就會長。

平常人五秒鐘之內必須要換一口氣,但是如果入了禪定以後,呼吸會變得很微弱。拿一根羽毛放到入禪定者的鼻孔上,羽毛是不會動的,顯示出呼吸很微弱、很長,而且很深,一口氣吸下去,就吸到全身去了。如果真的調好呼吸,那就入定了。

所以修行的基礎,必須把呼吸調好,如果呼吸調不好,身體不會好,心也不會穩定,因此,調呼吸就能調情緒。

凡是心浮氣躁、氣急敗壞、慌亂、憤怒、痛苦的時候,身體是緊張的、胃也是緊張的,而橫隔膜是上升的,呼吸只到肺的三分之一。在這種狀況下,你老是很生氣的話,會非常地痛苦,也很容易累。所以生氣、發脾氣,對自己的身體傷害最大,而且對頭腦來說,也是很傷的,因為渾身緊張,血液流不到頭腦裡去,這是最糟糕的。所以,如果呼吸不會調,修行沒有辦法真正著力。

為什麼打坐的時候,希望你們的姿勢正確、背能夠直?為什麼要用香板去量一量你們的後腦、脊椎和臀部?因為如果上半身姿勢不直,彎腰駝背,呼吸會受到障礙,造成呼吸量不夠。另外,頭的姿勢為什麼不可以東倒西歪、前仆後仰?這也跟呼吸有關。除了做頭部運動之外,打坐一坐定了以後,就不能低頭,也不可以仰頭,否則呼吸會很短,因為氧氣吸不進去。

身體的姿勢不正確,呼吸會有問題,呼吸出問題,身體就不好,連帶著你的心、頭腦會不清楚,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頭腦裡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好像很舒服,但這是在黑山鬼窟裡。

因此,不管你是坐椅子也好,坐蒲團也好,從臀部的尾椎骨到後腦勺,都要與地面保持垂直,這是最健康的一種坐法,而這主要是在調息。調息的同時也在調身,因為呼吸均勻了,身體氣脈自然會暢通。所以,調息、調身與調心都是連在一起的,而身體健康、呼吸平穩的話,情緒也會平穩。

(五)調心

前面這四種先調好了以後,然後才是調心。但調心不是調情緒,而是要將你的染汙心調成清淨心,將你的煩惱心調為智慧心和慈悲心,這才是修行的功能所在,也是進入了真正的修行狀況。接下來你們才能真正地用話頭。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17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第三天:晚上〉《六祖壇經》︰以直心用方法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17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第四天:晚上〉《六祖壇經》:定慧一體、定慧同時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