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
1
參見《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一(J22, no. B116, p. 730a16-c16)。
2
參見《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三(T47, no. 1998A, p. 866c3-19)。
3
全稱為《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4
以上二句,參見《善慧大士語錄》卷四(R120, p. 53b1-2)。
5
參見《景德傳燈錄》卷三(T51, no. 2076, p. 219b5-23)等。
6
參見《五燈會元》卷四(R138, p. 131b11)等。
7
參見《高峰原妙禪師禪要》(R122, p. 713b12-p. 714a9)。
8
參見《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T12, no. 374, p. 496b24-c1)等。
9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四(T30, no. 1579, p. 411c12-18)。
10
參見《雜阿含經》卷十五(T2, no. 99, p. 108c7-15)等。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17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七、第七箇樣子——省力處便是得力處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