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7 念佛生淨土|自序

聖嚴法師

自序

我常念佛,也常教人念佛,勸人念佛。

早在三十多年前,我便應邀於臺灣南部屏東市的東山寺主持了彌陀佛七。一九八○年代以來,我在臺北北投農禪寺,每年主持一次清明報恩的佛七,並於農禪寺成立每週集會共修一次的福慧念佛會。所以我曾為大眾做過不少次跟念佛法門有關的開示。我也在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擔任了好多年淨土學的課程,但我僅為《華岡佛學學報》寫過一篇〈淨土思想之考察〉1,卻從未出版過類似這一本介紹念佛法門的作品。

這是由於我在東西兩個半球,不論是演講或撰稿,我被人家要求的,多是以禪的範圍為主題,竟然從未遇到過被人要求開示念佛法門的機會。

直到今(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四日,我在農禪寺的清明報恩佛七期間,每天開示念佛生淨土的法門,說明佛法重視知恩報恩,人們當以感恩的心情接受現實的人生,再以報恩的情懷奉獻廣大的眾生。如何才能正確地表達感恩與報恩,應當修學念佛法門,因此法門,真俗全收,事理雙圓,世出世法,不論現世福利或身後美景,無不包容。

至於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我便逐日介紹了七個項目:(一)孝親報恩應當念佛。(二)念佛應當具備四個心:信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三)淨土有四種:人間的、天國的、佛國的、自心的。(四)超度有兩類:對亡靈的、對生者的。(五)要將懺悔業障的修行當作每日的恆課。(六)帶業、消業都生淨土。(七)往生西方淨土當以建設人間淨土為基礎。

當時的錄音帶被流傳之後,很多人聽了非常喜歡,有幾位熱心的弟子,又從錄音帶整理成了文稿,交給我審閱,我便將之帶到美國。至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始抽空取出檢閱,發現內容空泛,不知好在何處,行文的語氣,也不像是我的。因此花了十天時間,將之刪削補充,重寫了一遍,也讓我藉此因緣再次熟讀淨土三經,重溫淨土諸大師的著述達三十多種七十多卷。

寫完之後,覺得意猶未盡,所以增加了〈佛七的根源〉及〈念佛的方法〉兩篇,使得這本五萬餘言的文章,在實用的價值之外,也富有參考的價值。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6 聖者的故事|校註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7 念佛生淨土|孝親報恩當念佛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