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8-2 佛法的知見與修行|日常生活的修行|心安就有平安

聖嚴法師

心安就有平安

如何能夠平安?首先是心要能安定,才能得平安。

現在請諸位坐下來,放輕鬆,臉上帶一點微笑,把手非常輕鬆地平放在膝蓋上,手臂不要用力,頭腦裡不要思考任何事情,然後聽你的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享受你的呼吸,體驗你的呼吸就是你的生命。你生命的全部就是呼吸,所以要享受自己的生命、體驗自己的生命、擁有自己的生命。想安自己的心,只要體驗呼吸、放鬆身心,我們就會身心平安,這是每個人隨時都可以用的方法。

平安幸福 要靠自己

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這麼說應該沒有人反對。小自個人的身心、家庭、工作、事業,到所處的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整體的環境,都希望能夠平安與幸福。其實每個人都會祝福別人平安,譬如當我們出門的時候,家人或朋友會說:「祝福你平安!」

許多人認為我這個老和尚有修行,讓我祝福一下,好像比較靈驗一點,功德比較大一點,所以許多人身體不好,就希望請老和尚來為他們祝福一下,但是我有點懷疑:我的祝福,真的比你們的祝福有用嗎?

有一對年輕夫婦請我祝福他們婚姻幸福,我對他們說:「祝福你們婚姻幸福!」可是他們一回去就吵了架,然後打電話給我:「師父,你的祝福沒有用,我們回來以後還是吵架。」我回答說:「我沒有說我的祝福一定有用,那是你們迷信;祝福以後,你們自己愛吵架,我有什麼辦法!」

平安要靠自己。在宗教場合裡,無論是請宗教師,或是請神、佛、菩薩為我們祝福,這在心理上雖然有用,可是最可靠的,還是要從自己內心做起。除了希望別人祝福,我們也要祝福自己;當你要生氣、和別人吵架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這麼做。像上述的夫妻倆明明希望不要吵架,為什麼還要吵?將幸福交代給一個老和尚,自己卻沒有去經營自己的幸福,這是很顛倒、很奇怪的事,可是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人。

自己安心 帶來平安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什麼地方有平安?我本來今年(二○○三)四月就要到溫哥華來,可是當時臺灣正流行SARS疫情,所以溫哥華當局拒絕說:「師父,你最好不要來,不要把『殺死』帶到溫哥華。」其實我並沒感染SARS啊!

最近我到中東地區,行前許多人告訴我:「聖嚴法師,你什麼地方都可以去,可是中東不能去,因為那個地方隨時都有炸彈。年齡這麼大了,不要去送死!」我說:「如果應該死在中東,也很好,因為那邊是聖地,猶太人相信,那裡是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等我去了中東以後,發現以色列、巴勒斯坦的人民都非常緊張,但是我不緊張,因為我不覺得有那麼危險。而我到達的那幾天,當地也沒有發生什麼意外事件,所以他們對我說:「你把平安帶來了!」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有兩句諺語,第一句是「出門要冒三分險」,意思是出門在外,本來就有危險;第二句是「人在家中臥,禍從天上來」,不論出門也好,在家裡也好,沒有一個地方能真正平安。這該怎麼辦?是不是每天都得緊張?其實無論出門或在家,「心安」就有「平安」。當一個人情緒波動不穩,就是處在最危險的狀況下;而當自己的情緒安定,心情非常平衡,才是最安全的時候,連帶身旁的整個環境都是安全的。

擔心沒有用 安心最重要

事實上,這世間處處都有平安,也處處都不平安。所謂「處處都有平安」,是因為如果你的心理狀況是平安的,當遇到任何狀況,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另外,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人的生命,隨時面臨著死亡與危機。大家聽了以後不要覺得:「這個老和尚觸我霉頭,我還這麼年輕,就叫我們面對死亡。」

因為我們不敢面對死亡這個事實,所以對死亡非常恐懼。其實恐懼死亡的人,死亡的機率反而可能比較高;如果能夠面對死亡,隨時隨地準備可能死亡的狀況,這樣一來,死亡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另外,有記者問我:「現在溫哥華有好多青少年飆車、發生車禍,甚至撞死人,該怎麼辦?」這是因為二十歲不到的孩子,不知道有死亡這回事,更沒有想到死亡也會臨到他們頭上,所以沒有預防的心理準備,因此,他們出的紕漏比較大,死亡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因此,有以下兩種危險的狀況:一種是害怕死亡,一種是不知道有死亡。最好的辦法是:第一,心理上,隨時準備面臨可能的生命危機在我們面前發生;第二,做好無常的預防,即是危險的事不要碰,或者如何讓事情的危險性減到最低,這都可以做得到。擔心沒有用,應該要小心、用心,更重要的是安心,因為心安的話,我們就可能避免危機的發生了。

用觀念安心 人人做得到

平安,似乎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好像不平安都是環境帶給我們的。雖然不平安有環境的因素,但主要仍取決於我們自己內心。內心可分成幾個部分:一種是情緒和情感;一種是精神和觀念。之前所說的是觀念,而所用的方法能幫助我們平定情緒和情感,之後我們的精神會提昇,觀念也會比較清楚,這時,無論是外在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都不能影響我們,而我們卻能反過來影響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

臺灣曾經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後整個臺灣兩千三百萬人非常恐懼,擔心隨時還有大地震發生,因為餘震仍然不停。後來我說了非常簡單的幾句話:「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救苦救難的是菩薩。」災難是整體臺灣的,但少數的人代替我們受難,所以這些人是菩薩現身說法,做為我們的教材,使我們從此以後,隨時隨地都有地震再來的準備。

此外,我又提出:「大地震發生之後,不可能連續不斷再發生同樣規模的地震。應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不會發生的也不可能再發生了。」雖然不能說人人都受到了啟發,但這幾句話的影響力也相當大,甚至當時的李登輝總統,也重複用這幾句話來告訴大家,讓人心安定下來。當時我自己的心情安定,所以才能說出這些話,但你不要認為:「這是聖嚴老和尚有這個本領,我們當然沒有辦法。」事實上,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獲得平安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都練習安心的方法,譬如一開始就教諸位的。或者是以下的方法:如果是信仰佛教,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先在佛菩薩前做祈願或禮拜,然後打從心裡誠懇地念幾句佛菩薩聖號,這時你的心裡是平靜、安靜的,出門以後,還是有佛菩薩聖號在心裡;你也可以隨時隨地體驗呼吸,當你有一點身心狀況的時候,只要體驗一下呼吸,你的心馬上就能安定下來,如此一來,你自己是平安的,與你相處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家裡有五個人,只要其中有一個人有這種工夫,保證一家人平安;如果你拜佛、祈願、念佛菩薩聖號,旁邊的人即使在吵架、打架,可能他們吵鬧的聲音也會小一點,為什麼?因為你在念佛,不好意思打擾你。所以,你一個人就能影響周遭的環境。

內心平安 人人都友善

我去以色列耶路撒冷的時候,因為當地只有天主教、猶太教,所以我只好住在天主教的教堂裡。我注意到有一位神父,人非常好,對每個人都非常關心,儘管不認識他,但是他主動跟我打招呼:「師父,我認識你,你是非常好的人!」我想:「奇怪,他怎麼認識我呢?」我的弟子認為可能是他曾經見過我,但是我怎麼想也想不出曾經見過他。

有一天,我看見他一個人在祈禱室裡,等他禱告完,我問他:「你在做什麼?」他說:「我在祈願。」我又問他:「祈願什麼?」他說:「為了平安。」我說:「你為誰祈願平安?」他說:「為了每一個人。」原來他祈願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所有的人。這位神父看起來總是那麼歡喜,對每一個人那麼友善,原因就是他經常為人們祈願平安。這即是佛經裡所說的「心淨國土淨」,以及心不隨境轉而境隨心轉——當自己的心是平安的,看到任何人都是友善的,看到這個世界也是平安的。

本來他是一個天主教的神父,而我是一個佛教的和尚,應該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但他卻覺得我像是他的老朋友一樣。我是不是也這樣對他呢?我相信我也是!我對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去區別他是不是佛教徒,我見到每一個人都覺得他是好人。天下沒有壞人,人常常是好的,只是有時候做了壞事。

如何解脫?修禪定智慧

曾經有一個人殺人後坐了牢,他在監獄裡面寫了一封信給我:「我這個罪孽特別重的人,佛可能不會再救我了,我只有到地獄的機會,因為天堂不要我,佛國淨土也不要我!」

我回給他一封信:「天堂、地獄都在於我們的心,當你的心非常煩惱、非常痛苦時,你就會覺得到了地獄;當你的心非常愉快、非常慈悲,那你一定是在天堂裡,如果再加上智慧,那你就進佛國了。雖然你一念錯誤殺了人,但那是過去的事,現在只要你一念轉過來,便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是用禪修的觀念與方法來幫助人安心,而在演講一開始所引導的方法,則是禪修方法的入門。禪的觀念,一定要相信因果和因緣;禪的方法,則一定要修禪定和智慧。

所謂的「因果」,要從無量無數的過去世、無量無數的未來世說起。在我們尚未解脫之前,都曾經造了許多的「業」,也就是行為,好的行為一定有好的果報,惡的行為一定有不好的果報。因此,我們現在受的果報,是過去所造作的;現在所造作的,則是未來要受的果報。如果解脫了,那就與因果沒有關係,即使是殺人犯,如果真的得了解脫,那就與他的罪惡沒有關係了。如何才能得解脫?要修禪定和智慧。

在生命的過程中,通常我們的努力與付出,相對於所得到的利益,或是想達到的目的,不一定是平衡的、相等的;此外,還可能碰到意外的災難與損失。所以,在我們這一生中,經常會遇到不合理、不公平的情形,這是沒辦法的事。可是一般人只會吵架、生氣、埋怨,指責老天爺不公平,這都是因為沒有想到、也不相信有過去世和未來世,才會有這種心理的不平衡出現;如果我們相信有過去世、未來世,那麼現在的不公平、不合理,就都是公平、合理的了,因此,心也就能平安,而不會不平衡。

相信因緣因果 所以心平氣和

有時候,兩個人在同樣的環境裡工作,你付出的比他還多,但是得到的卻很少,這是什麼原因?除了因果之外,其中還包含著因緣的關係,也就是說,他的運氣比你好,可能別人看他比較順眼,或是他有比較好的機會,也能夠掌握機會,而你卻不會掌握機會,讓機會在你的面前錯過,甚至根本不知道那是機會。不管是發財也好、陞官也好,甚至是愛情也好,都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我到美國之前,在我的生命過程之中,無論遇到什麼人、碰到什麼事,大多是不好的,好的機會、好的事情總輪不到我,就連有信眾要供養每一位法師的時候,我都會剛好不在場。我常常遇到這種事,真是一個最沒有運氣的人!可是我知道,這是因為我的福報不夠,是因果因緣的關係,所以我心平氣和。一直到了美國之後,我的運氣才漸漸轉好。

身心環境統一 體會安定和諧

禪修的方法,首先是放鬆身心,之後身心才能統一,這時你的心理負擔和身體負擔就會消失,叫作「無事一身輕」,也就是從身安、心安,直到身心統一,你才會知道所謂「身心的安定」是什麼滋味。

進一步是我們的身心和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統一,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的、整體的。如果有了這種經驗,你會發現自己絕對是平安的,因為這個世界根本和你是一致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是你自己,沒有對立、沒有矛盾、沒有衝突,非常地和諧;然後是「虛空粉碎、大地落沉」,時空消失了、大地消失了,也就是整個宇宙時空全部不見了,但自己還是活得好好的。

我曾經在以色列為一個禪修團體演講,團體的負責人是一位女士。有一次,她準備一頓非常豐富的晚餐招待我和我的弟子。而她一邊準備的時候,一邊就在禪修。做完晚餐後,她告訴我,其實她沒有做任何事。她清清楚楚地知道晚餐做完了,而且做得非常好看、非常好吃,卻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這真是奇妙!事實上,只要你深入修行,是可以做得到的。

分享心安平安 人人都可以做

真正的平安,是由於心安。心安有不同的層次,最基本的是身心放鬆所感到的心安;深一層是觀念上的平安,當你的心真正不會起波動,無論是遇到任何大風大浪、強烈的刺激與誘惑,或者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在你面前發生,你都不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你才是做到「八風吹不動」,也就是真正的平安。這是要有工夫、要學習的。

其實將平安與和平分享給大家,並不是只有特定團體去做,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都應該做:首先,自己的心裡要平安;其次,我們每天要為全世界的人祈禱和平、祈禱平安;然後,見到每一個人都對他說:「我祝福你平安!」我們經常用喜悅的、友善的、關懷的心和態度,將自己的平安,分享給與我們接觸的人,以及所有的人,這樣的話,我們自己和周圍環境裡面的人,以及全世界的人,慢慢地都會得到平安。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8-2 佛法的知見與修行|日常生活的修行|大智慧過生活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8-2 佛法的知見與修行|日常生活的修行|正視現實,懷抱信心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