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9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認識觀世音菩薩

聖嚴法師

認識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誰?是否具有真人、真事?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是由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子悉達多,悟覺宇宙真理修行而成。他大約出生於周元王八年(西元前四六八年),寂滅於周安王十四年(西元前三八八年),遊行弘化四十九載,具有歷史上足以考據、驗證的背景、足跡與行化。但是,觀世音菩薩呢?他是歷史時空下真正存在的人物嗎?

觀世音菩薩的形象一向是透過不同的經卷,由釋迦牟尼佛稱說、引介的。依著不同的經典,而有著不同的界說、身分、特質與形象。

〈普門品〉中描述觀世音菩薩具有三十三種化身——但是,觀世音菩薩當真只有三十三種化身嗎?一部分的經典以為他具有千百億化身,而另一部分的經典則認為觀世音菩薩本身即是佛;是過去早已成就的佛,佛名即號「觀音佛」,或號「正法明如來」。

因是「過去佛」,自然不是我們這一世界的人。也無從考證他的出生朝代、背景、本紀。

《觀無量壽經》則提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中,脇侍著兩尊菩薩,一名大勢至菩薩,另一則是觀世音菩薩,兩者皆是「一生補處菩薩」2——「一生」,即是在這一生過後,即會立即成佛;「補處」,即是遞補阿彌陀佛的位置。意思是,當阿彌陀佛弘化願滿,即會在某一時間涅槃、入滅;此時,觀世音菩薩即接替阿彌陀佛的位置,於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即是「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來」。

既然缺乏現世時空的佐證,觀音信仰者何以認為南海的補怛洛迦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而紛紛前往「南海」朝聖?

它出自《華嚴經》中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發願起修的善財童子,一站一站向諸善知識、大菩薩們參學諸法,於印度南海的島嶼「補怛洛迦」上,謁見了觀世音菩薩,聆聞法要。3因之,後人即以南海的「補怛洛迦」做為觀世音菩薩道場。

宋以後,中國人將浙江定海縣的島嶼,視為「補怛洛迦」,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所在的「普陀山」。但是,「南海」究竟在何處?我想,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不同的民族、區域,各自有心目中理想的「南海」,也有各自不同的認知和地理。

此外,民間流傳的《觀音得道》一書,最早是彈詞,稍後演變為小說。內容敘述觀世音菩薩原本是一位國王的女兒——妙莊王有三位公主,大公主好文、二公主好武、三公主則悅好修行,慈悲善美的三公主妙善歷經劫難,於大香山修行成道,即是後世的觀世音菩薩。

正如《西遊記》一般,《西遊記》中的「唐三藏」的確真有其人、其事——唐朝的「三藏」法師玄奘,的確西行求法,履涉顛沛,齎回經藏。但是,《西遊記》中的故事卻是小說家構想、偽編出的傳奇,並不是歷史的紀實。《觀音得道》一書的狀況,也是一樣。

由於觀世音菩薩的妙感很多,靈驗、感應事蹟極眾,通過藝術家的技藝,根據不同的流傳,即塑造出不同的繪畫、雕刻——不同的觀音形象即就此廣為流布、流傳;例如擁有四臂的「四臂觀音」、具現十一個面相的「十一面觀音」、具足千手千眼的「千手千眼觀音」。乃至於即使是天主教中懷抱著聖嬰的聖母瑪莉亞,中國的佛教徒也願意將之視為「送子觀音」來朝拜。

觀音信仰如是則在真實與虛構、風俗與流行中蓊沛茁壯,混融了經典、小說、傳奇、美感與民俗。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9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聞聲救難,度一切苦厄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9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正信修學觀音精神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