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2 法源血源|三五、南通的狼山

聖嚴法師

三五、南通的狼山

四月二十三日,星期六。

經過七個小時的航程,於凌晨五點,船靠南通港碼頭,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陌生的港口,過去我只知道南通有任家港及天生港。現在的南通港,與內陸的運河相連,交通比五十年前已有改善。

剛步上船橋,已見到狼山廣教寺的監院月朗法師,帶著一位年輕比丘知客師錦榮,在船下的碼頭上迎候,他們備有一大一小的兩輛客車,立即把我們送到市區的賓館天南大酒店。早餐後,駛往闊別整整四十二年的狼山。

狼山海拔一百零六點九四公尺高。據《狼五山志》卷一云:「高五十三丈,周四百八十六丈,峭拔谽岈形如狼,或傳有白狼居之故名。宋淳化中,邑長楊鈞上書,乞改狼為琅。」又以山石呈紫色,亦名紫琅山。

狼山位於南通市的南郊九公里處。其實該一區域,共有五座山,右有黃泥山及馬鞍山,左有軍山與劍山,狼山居中,靈峰獨秀,乃是五山之主,地方誌雖五山並列而獨鍾狼山勝景。江蘇一省的江北地區,北自徐州南迄崇明,除了連雲港的雲台山,僅此南通有五山,故被古來的兵家視為天然的江防要塞,又為蘇北的民眾看作佛教的敬香聖地。

從後山所見的狼山

狼山廣教寺全景

關於狼山的建築、狼山的傳說、狼山的史料,我在《歸程》第四章中,已介紹了不少。去(一九八七)年于君方教授從中國大陸研究考察回美時,為我在北京的廣濟寺,影印了一部四卷的《狼五山志》,當禮物送給我。其中有些資料,是我從前未曾見過的。這部書完成於明末神宗萬曆丙辰(西元一六一六年),作者於越王揚德(號心抑),不是佛教徒,而是同情佛教的朝廷武官,官職總兵,萬曆庚戌(西元一六一○年)登武第,旋受命「總白狼水犀」,狼山為東南第一要塞,部下精甲,冠於江北,公署狼山,因修《狼五山志》。第一卷是:山圖、形勝、山川、古蹟、建置、物產、名賢、仙釋、靈應、祀典、事紀。第二卷是:五言律、七言律。第三卷是:五言古、七言古、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絕、七言絕、狼五山賦、萃景樓賦。第四卷是:碑、記、傳、序。以此目錄可知,此書是以相關五山的文獻為主,有關佛教的史料,並不充足。

迄宋為止,五山皆在江中。北宋真宗時(西元十一世紀初),狼山北側始與陸地銜接,到了明末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二○年),狼山的南側正面,尚與江水為鄰。直至清聖祖康熙末年,五山中的軍山,最後與陸地毗連。嗣後漸漸登陸,離江日遠。民國(西元一九一二年)以後,這段長江的南北兩岸,又開始一漲一塌,江北塌沙,江水再度接近到狼山前面的兩公里處。目前據說已以現代科技的築堤方法,暫時阻擋了滄桑迅變的自然現象。

誰是狼山的開山始祖?以信仰中心而言,乃是來自西域的神異僧,泗州僧伽,在《宋高僧傳》卷十八,載有〈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傳〉;並附其弟子,木叉、慧儼、慧岸三人的事蹟。《狼五山志》卷四,則收有江淮制置發運副使蔣之奇寫的〈泗州大聖明覺普照國師傳記〉。我曾在《歸程》中提到,狼山大聖的左側,侍立其弟子木叉塑像,與《宋高僧傳》的記載相符。這次回狼山時,見到大聖的右側,也有慧儼的立像,此亦與《宋高僧傳》所記有關:「弟子慧儼,未詳氏姓生所,恆隨師僧伽,執侍瓶錫,從楚州發至淮陰,同勸東海裴司馬妻恪白金沙羅而墮水,抵盱眙,開羅漢井,宿賀跋玄濟家,儼侍十一面觀音菩薩旁。」(《大正藏》五十.八二三頁中

照理既有弟子三人,應有三人的立像侍立於大聖的左右,唯於向來的佛像陳列,皆以一主兩伴為準,比如西方三聖,是一佛二菩薩;釋迦三尊,是一佛二弟子;中國的地藏菩薩,也是一主兩侍。因而大聖僧伽,也就以兩位弟子為脇侍了。同時《宋高僧傳》對於慧岸的事蹟闕如,也是未立塑像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實際上,尚未見到僧伽大師在世之時就到過狼山的記載。狼山真正的開山祖師,乃是知幻禪師,知幻究竟是哪一時代的人物?能夠見到的資料不多,且在《狼五山志》的第一卷中,便有先後矛盾的記載,現在抄錄如下:

大聖菩薩新塑像與慧儼、木叉二脇侍

幻山主名知幻,宋臨沂人,姓田氏,早肄進士業,讀《楞嚴經》有悟,嘆曰:世榮雖樂,終不若無為之長久也。遂棄所愛,落髮修三摩地法。太平年間,有高僧率眾,請幻主狼山廣教禪院,造大聖塔,自為偈曰:當初不肯住長安,現相西歸泗水間,今日又還思展化,東來海上鎮狼山。人讀之,知其為僧伽之後身云。(《狼五山志》卷一.三十頁)

唐總章二年,僧知幻、郡人姚彥章等,建大雄殿(即廣教禪林),藏經樓(一名卥雲閣),大悲、輪藏二殿,並山門、方丈、山頂浮圖五級,名支雲塔(舊時狼五山俱在海中,用舟以濟,其寺為慈航院,嗣後山背沙漲成途,與州城接壤)(《狼五山志》卷一.四十頁)——上引圓弧內的文字,係該書原有夾註

「總章」是唐高宗年號,其二年即是西元六六九年,據《宋高僧傳》載,僧伽大師於唐高宗龍朔初年(西元六六一年),「始至西涼府,次歷江淮」,至唐中宗景龍四年(西元七一○年)示寂。也就可以看出,如果總章二年即到狼山建寺的人,應該是僧伽大師本人,而不是知幻禪師。然於《宋高僧傳》只說他到過江淮地區,未說在狼山建寺。雖然後來有人讀到知幻的留詩,認為知幻即是僧伽之後身,然在總章年間,仍應是僧伽,而非知幻。

綜合以上兩節文字,可以推知:知幻應係宋代的臨沂人,臨沂是山東省的縣名,他在遼聖宗的太平年間(西元一○二一─一○三○年),或係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西元九七六─九八四年),應邀至狼山主持廣教禪院,並為僧伽大師造塔於山頂。在知幻禪師主持狼山之時,已建成的殿宇,當有大雄殿、藏經樓、大悲殿、輪藏殿、三門、方丈,以及支雲塔,除了寶塔建於山頂之外,餘皆位於近水的山麓。這些建築物,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遭無情的摧殘,如今已修復舊觀,改名為廣教寺的「法乳堂」,大雄殿原有巨型釋迦像、海島觀音、十八羅漢,均被毀於文革的紅衛兵之手,如今改供小尊釋迦像,兩側壁面,嵌有現代南通籍名畫家范曾所作歷代十八高僧燒瓷壁畫。由其所選十八位高僧,亦可窺知他們今日的佛教所寄之為何。依次是:安世高、道安、鳩摩羅什、法顯、慧遠、智顗、吉藏、玄奘、道宣、法藏、菩提達摩、惠能、善無畏、一行、鑑真、懷海、敬安、弘一。自唐末至清末,竟無一人入選。現代人之中的太虛、虛雲、印光,均遭遺棄。想必是重視文化更過於重視宗教的原因吧!

知幻禪師的事蹟,未見於《高僧傳》,《狼五山志》所見,亦僅寥寥數語。為紀念知幻禪師開山功德,在大雄殿正後方山坡上,建有「幻公塔」,迄今猶在。

從《狼五山志》的資料所見,明朝以前的有關文獻,相當缺乏,敘其興廢,比較詳細的,乃是收於該書第四卷的〈重修狼山寺記〉,係南通鄉紳大司馬顧養謙寫於明神宗萬曆四年(西元一五七六年),文中的資料,除了採入上錄「唐總章二年,僧知幻、郡人姚彥章等」始建廣教寺的一段文字之外,皆為發生於明代的記事。後為《狼五山志》的編者,整理成為另一篇紀錄,名為〈紀創繕〉,收於第一卷。茲將其興廢過程,摘錄如下:

大明景泰庚午(西元一四五○年),州守孫公徽,重修各殿。

成化十六年(西元一四八○年)寺災、塔毀。十八年,戶侯王綱、僧德清,募建狼山大聖殿,復修支雲塔、大悲殿、輪藏殿、半山亭。

正德十六年(西元一五二一年)大聖殿及塔被災,十七年建江海神殿。

嘉靖元年(西元一五二二年)建金剛殿於狼山南麓。四年復建僧伽(大聖)殿於山頂之塔後。十年州判官高公節,建四賢祠,以紀念與狼山有關的范仲淹、胡安國、岳飛、文天祥。十七年郡人李安尚等募修寶塔。十八年州同知舒公纓,建萃景樓、振衣亭、少憩亭。三十八年江神殿災,振衣亭毀,四十一年重修江神殿。

隆慶三年(西元一五六九年)塔壞,僧圓守募修,並設置五山書院。

萬曆二年(西元一五七四年)因風雨毀寺殿。四年,鹽院王公曉、海防按察使程公璧,州守林公雲程,重修殿宇。三十年重修藏經閣及大雄殿。四十三年,總兵張公彥芳,重修關神廟。

天啟六年(西元一六二六年)總兵王揚德,新建雄跨亭於山西南,建濯足亭於金剛殿西。建王靈官祠於山右之老虎堂。

與山頂諸執事合影,正後為支雲塔,左為大聖殿。

崇禎元年(西元一六二八年)建軍山寺於軍山之巔。

從《狼五山志》所見狼山的殿宇建築,初在山南正面的山麓,次至山頂的支雲塔、江神殿、大聖殿、萃景樓,以及山腰的半山亭、四賢祠、關神廟。迄明末為止,尚未見到福慧庵、白衣庵、鼎興庵,以及我出家的法聚庵之記載。無怪乎文革之後,重新修復的狼山,將法聚庵改成素菜館,白衣庵、福慧庵及鼎興庵,已不見蹤影,連關神廟也不復存在。

這次見到的狼山殿宇,由三門拾級而上,兩側是大悲、輪藏二殿,正面是大雄殿改名的法乳堂,其右側原是三元宮,現在與狼山小學合併,包括藏經樓,皆屬法乳堂的範圍。向上是幻公塔,塔左是原為法聚庵的素菜館。塔後是新建的明碑亭、康熙碑亭,往上是已用作倉庫的四賢祠,再往上便到山頂部分,依次是觀音台、靈官殿、萃景樓、慈善門、江神殿、支雲塔、大聖殿,只是靈官殿已不見靈官像,江神殿也不供江神像了。萃景樓本為念佛堂,現已改作貴賓接待室。大聖殿後本有文昌殿,現在的殿址已被電訊單位所建發射台的天線柱占用,那根天線柱,比支雲塔還高出三分之一,喧賓奪主,非常刺眼。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2 法源血源|三四、長江輪上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2 法源血源|三六、我是狼山的孤僧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