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2 法源血源|三七、小海鎮的大姊家

聖嚴法師

三七、小海鎮的大姊家

下午二點,離開狼山,去探訪住於南通市小海鎮的大姊夫一家人。因我俗家在民國二十年(西元一九三一年)以前,本住南通境內的長江江濱,我母親的娘家,也是住在離狼山約八公里處的小海鎮。

這次我在那裡,不僅見到了大姊的五個兒子兩個女兒,以及他們的第三代,也會見了兩位表哥、兩位表姊和他們的配偶及其兒女,總共約五、六十人。這些人之中,有的是在五十年前見過的,名字依稀記得,面貌已無印象。四十五歲以下的晚輩,當然不認識,即使我的大外甥女,曾經和我同上初級小學,相見時也不相識,若非大姊夫介紹,驀然間真的無法相信,那位已做祖母的矮老太太,就是當年的外甥女。她倒還記得: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冬天,我母親從江南來狼山看我之後,我也陪著母親去小海鎮的大姊家走了一趟。她說:「那次小舅舅見到我捉到一隻跳蚤,快要被我掐死,便教我念阿彌陀佛,把跳蚤放生。」

大姊夫家族全體

我的大姊已於一九八三年農曆四月初二去世,距她生於宣統三年(西元一九一一年),當時也是七十三歲的老太太了。我先被帶到一幢樓房,和大家見面,那是他們長子的新居,上下兩層有十多個房間,相當寬敞。

再去看姊夫的住處,仍是四十年前的草屋,而且家具都極陳舊簡陋。我問姊夫:「怎麼不搬進你大兒子家裡去住?」

他輕輕嘆了一口氣,眼淚汪汪地說:「兒子有五個啦,搬到哪一家去呢?他們沒有想到,我也不想開口,老人住老屋,已經習慣了。」

探視了附近幾個外甥及外甥女的家庭,我便去大姊的墓地誦經。臨時,既未燒紙箔也未燃香燭,這倒與唯物論者的大陸信仰不謀而合,年輕小輩固不覺得有何不對,幾位老兄弟和大姊夫,則頗感到準備不周而若有所失。

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大姊夫竟能跟著背誦《心經》,而且略知佛教教理。大概他是我親屬之中念佛最早的人了。

大甥女因我的回去,也向我的隨行弟子,請教了如何信佛念佛的方法及步驟。

在大姊墓前,誦經念佛之後,便給外甥們做了簡短的開示:「我這趟回來,主要是為探視健在的親人,不是專為給你們的亡母誦經。你們也當建立一種觀念:為人子女者,固然要慎終追遠,最重要的則是趁父母健在之時,給予恭敬孝養。如今你們的母親已去,而如風中殘燭的老父猶在。」這種提倡人倫道德的言論,對他們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是正是反?我就無法知道了。

傍晚,回到市區。為了第二天要到江南父母的墳地去掃墓,三位哥哥及大姊夫,同宿天南賓館。從小海鎮至南通市區的路上,由大姊夫同車,介紹沿途的風景,並且告訴了我父母的生歿日期:

(一)我父張公選才,生於清德宗光緒己丑年(西元一八八九年)農曆九月十一日,歿於一九六九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

(二)我母張門陳氏,生於清德宗光緒戊子年(西元一八八八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歿於民國戊子年(西元一九四八年)農曆十一月初十日。

我在《歸程》第五章,記著我母親過世是在農曆九月上旬,與這回聽到的相差兩個月,那是離開大陸十年後的追憶,這回是親耳聽聞大姊夫的口述,我相信大姊夫不會記錯,因為他說,每逢先父先母的忌日,迄今還會設供祭祀。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2 法源血源|三六、我是狼山的孤僧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2 法源血源|三八、我的知心話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