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3 佛國之旅|三三、尼連禪河

聖嚴法師

三三、尼連禪河

從大覺寺出來經過正覺大塔左側,車行三、四分鐘即抵尼連禪河(Nairañjanā)。該河發源於本格(Bengal)州的哈札里巴(Hazaribagh)地方,向北流經菩提伽耶之北,在華氏城東方與莫哈那(Mohanā)河合流,而後注入恆河。

根據記載說︰在佛陀時代的尼連禪河,其水清冷湍洄皎潔,涯岸平正,林木扶疏,種種花果鮮榮,河邊的村邑處處豐饒,棟宇相接,人民殷盛。5

再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記載︰世尊出家後,曾在尼連禪河岸,靜坐思惟,修苦行六年而未得道,因此起座,入尼連禪河沐浴,由於身體羸瘠,浴後不能自出,當時有天神下來按以樹枝使之攀以出水,在河邊接受牧牛女難陀波羅的乳糜供養,然後到畢缽羅樹下而成佛道。

又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條,玄奘當時所見的尼連禪河西岸有伽耶城,城的西南五、六里處有伽耶山,向南二十里處有菩提樹,樹的南面有苦行林,在苦行林附近就是世尊於河中沐浴及河邊受乳糜及麨蜜供養之處,同時也有教化三迦葉處的遺跡。這些地方都建有窣堵波。在河的東岸,距菩提樹之東北十四、五里處,就是前正覺山。至於法顯的《佛國記》所記也大致相同。

從尼連禪河佛陀受牧牛女供乳糜處,可遙望到對岸的苦行林。

由以上可見當時尼連禪河的風光以及西岸附近的佛教遺跡相當多。然而我們所見到的尼連禪河,寬約半公里,沙丘點點,分割河道,條條穿梭,頗有全部淤塞之虞。不過在最寬的水域看來,還是一片明麗的風光。我們從河的北岸眺望南岸,苦行林隱約可見,而伽耶山也在河的東南岸遙遙相望。

我在河畔樹下和悟謙法師面河席地而坐,頗有身心舒泰之感。當時有一位弟子拿了一盒牛奶送上說︰「師父,這裡是佛陀受供之處,我們應該供養。」我對他笑笑說︰「世尊受供之後就成佛,我喝了牛奶大概還是一樣,所以不敢在這裡模仿佛陀受供,要喝牛奶等一下再說。」

本來悟謙法師為我們準備了兩輛機器三輪車,以便載我們幾個年紀大的人涉水渡過尼連禪河到對岸的苦行林、毒龍洞等聖跡禮拜。可是由於時間不夠,而且車子也無法開過水深之處,所以取消計畫,唯有等待未來另一次的因緣。

其實世尊當年所活動的範圍,不離摩揭陀國一帶,這附近理應遍布如來和諸阿羅漢的足跡,我們對每一寸泥土都該五體投地,可惜無法做到,只能做蜻蜓點水式的朝訪。

依我們現在所見的尼連禪河附近,雖然景色明媚,但是兩岸物產並不富饒,人民生活很苦,圍繞著我們的是衣衫襤褸的乞兒,年齡都在七、八歲到十來歲之間;故我默默祈禱佛經中所描述的富庶和繁華的景象,能夠早日復現。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3 佛國之旅|三二、悟謙法師的大覺寺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3 佛國之旅|三四、菩提樹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