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3 佛國之旅|三七、覺音論師

聖嚴法師

三七、覺音論師

西元第五世紀中葉,在菩提伽耶的附近,還出了一位世界級的佛學大師覺音(Buddhaghoṣa)。當時印度大部分的佛教學者,都用梵文;而同為印度古語的巴利文佛教,其時業已衰落,只有錫蘭島及菩提伽耶的比丘們,依然使用巴利文,覺音以巴利文撰寫了許多佛學著作及註解許多經論。其中功力最深、益世最廣的是《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除了序論與結論,尚有二十三品,依照戒定慧的三大主題,次第論述而成。這是南傳佛教聖典中最受後人重視的一部不朽的名著,所以現代日本的巴利文權威學者水野弘元博士要說:「《清淨道論》是一部彙集南方上座部教理最詳盡、最適當的論書。」事實上這部論書,也被視為現代佛教徒們在實踐方法上最重要的參考書之一。

覺音論師出身於婆羅門種姓,通《吠陀》學,曉工巧明,尤精於辯論。在菩提伽耶一座錫蘭人建造的寺院出家,在摩訶男(Mahānāma)王時代(西元四○九―四三一年)到達錫蘭。他的著作,多在錫蘭完成。晚年又回到菩提伽耶,朝禮聖菩提樹,最後不知所終。巴利文的三藏聖典,確由於他的貢獻而光照寰宇,以迄於今。

《清淨道論》問世後一千五百餘年,始由葉均居士(西元一九一六―一九八五年)譯成漢文。我們這次朝禮正覺大塔及聖菩提樹,除了感恩釋迦世尊的成道,也當緬懷覺音論師的功德。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3 佛國之旅|三六、菩提伽耶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3 佛國之旅|三八、波羅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