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是我第二次從海外去到中國大陸,時間是今(一九九一)年四月十日至五月一日,目的是為臺灣法鼓山的建設,組團考察大陸佛教古建築藝術。
在這整整二十一天之中,我們的行程非常緊密,考察的區域,雖僅北京市、山西省、甘肅省,所到地方則有三十多處。參觀的對象除了佛教的古寺,也包括了北京故宮和兩處道觀,以及古意創新的建築——香山飯店。
我們對於佛教古建築的考察,重點是唐及遼金的古寺,此在山西省的收穫最多,例如五台山的南禪寺、佛光寺,大同市的善化寺、華嚴寺,都已有八、九百年至千年以上的歷史。但對明清的建築,考察得更多,比如北京的故宮、潭柘寺、戒壇寺,太原的崇善寺,五台山的顯通寺、菩薩頂、金閣寺、碧山寺、殊像寺等,也都各有其特色。
古建築之外,也讓我接觸到了佛教的音樂藝術,一場北京智化寺京音樂的歡迎演奏,促使我找尋到相關資料,無異上了一堂佛教音樂史的課。
北京的房山石經,工程時間之久,數量之多,在中國佛教的刻經史上,是一大巨構。自隋唐迄於元代的七百五十年間,雕成了約兩萬塊的石刻經版。我能有幸親眼看到、親手摩著,豈不感動!那既是佛法的寶藏,也是稀世的藝品。
凡有佛法傳播之處,雕塑與繪畫,也會跟著產生。古寺之中,多少都留有若干碑碣、壁畫、雕塑等經像文物。若以信仰的目的及朝聖的情懷來看,那些都是巡禮致敬的對象;若以考察的目的及研究的眼光來看,那些又是歷史文物的藝術作品了。我這一趟中國大陸之行,具有雙重身分,也達成了兩項目的。
中國佛教的古代遺跡,由於人為的破壞及自然的侵損,迄今尚能殘存的,則多在偏遠的乾旱地帶。例如南禪及佛光二寺,即因地處偏僻而倖存於世,其他的僅剩幾處石窟,還保存著古代佛教的文化遺產。因此,我們在山西省的大同,參觀了雲岡石窟,到甘肅省,參觀了敦煌的莫高窟及天水的麥積山。山西雲岡與洛陽龍門的石雕,加上莫高窟的壁畫、麥積山的泥塑,均係自魏晉以迄宋明的藝術偉構。羅馬有聖彼得大教堂、法國有羅浮宮、英國有西敏寺,中國在藝術方面能向世界自豪的,便是這些石窟了。
行程中的最後一處參觀重點,是甘南夏河地方,藏傳佛教的名剎拉卜楞寺,此行使我親臨藏民聚居的生活環境,親見藏傳佛教的宏偉建築,以及親自接觸到藏傳佛教的各項設施。因為近年以來,臺灣及海外的華人社會,對於西藏的密教,不是懷抱著疑懼排斥的態度,便是推動著盲目崇拜的風潮,那都不是健康的現象。所以我希望在那裡學習到一些什麼,對於明日的中國佛教,一定也有幫助。
自從一九八八年以來,我已出版了三本遊記︰《法源血源》、《佛國之旅》、《金山有鑛》,為我近年來的雲水生活,留下了幾點踏雪的腳印。
本書命名為《火宅清涼》,乃係採用第三十一篇的題名,因為我在五台山發現建於「清涼聖境」的古道場,屢遭摧殘,歷盡滄桑,所以感慨地寫下了兩句話以激勵自己︰「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又說︰「那些在此火宅之中建設清涼世界的大德高僧,一定已經知道,將來會有因緣,把他們所建的寺院摧毀破壞,但他們還是努力地建設。」
「三界火宅」,是形容凡夫眾生所處的環境,出於《法華經》的〈譬喻品〉。「清涼世界」是「清涼山」的別名,見於《華嚴經》的〈菩薩住處品〉。又在《華嚴經》的〈離世間品〉以「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來形容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
本書的初稿是由我在紐約東初禪寺,利用主持禪修及弘講之餘的有限時間,逐段口述,分別由陳淑梅、吳昕儀、王慧昕逐句筆錄,經我潤飾增補之後,再由盧惠英、尤恆懿分篇謄寫。本(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七日起,到六月二十五日為止,完成了本書共計六十篇的定稿。
本書共收圖片一百二十多幀,有的是我自攝,有的是由團員施建昌掌鏡,也有十幾幅是採自相關資料的翻照。
本書的光榮,是由我的多年老友冉雲華教授,為之撰序。我自一九五六年出版第一本書以來,包括中日英三種語文,已達四十種,其中僅有《戒律學綱要》請竺摩長老賜序,譯作《中國佛教史概說》請我的日籍指導教授野村耀昌博士寫序,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請另一位指導教授金倉圓照博士頒序。本書是我的第四十一種拙作,冉公則是我邀請寫序的第四位。因他不僅受我倚重,尤其受我尊敬。特別是這回大陸之行,他給我的指教良多。以他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史地知識,做我們的隨團顧問,無異是給我們配備了一付多功能的眼鏡,加上一部包羅萬象的辭典。
出版本書的目的,主要是將我在這次考察旅行中的見聞與觀感,彙集成冊,提供法鼓山的建設作參考,同時,也希望本書能為今日的大陸佛教做記錄,給歷史留下正確的資料。認識過去,是為開創未來;明白現況,是為走得更遠。
最後,我謹以本書的問世,向諸協助我共同為建設人間淨土的佛教教育事業,來做奉獻的善友們致謝,並以全心為大家祝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5 火宅清涼|序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