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感謝.祝福
中國大陸的確是非常可愛的地方,不管如何,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故土最芬芳,鄉音最悅耳。
這次的大陸之行,處處受照顧,人人受關懷。接待單位,對我們全力配合,全程服務,使我們得到許多方便。
在交通方面,每到一處,至少會派中型巴士及小轎車各一輛,供我們代步。雖在敦煌之時,幾乎失去了回蘭州的機位而緊張了一陣,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行程。
在飲食方面,每餐都讓我們吃得非常開心。由於我們的冉教授是在陜西長大,對於北方的麵食,門檻特別精,到處都會指名點菜,要這要那,有時見大家吃得起勁,還會要了再要。各地餐廳都很友善,只要他們有的,一定搬上桌來。如果要多了吃不完,我便擔任指揮,分配給大家多吃幾口,或者打包,帶著上路當點心。故到離境之時,雖然大家陪我吃了三週的素,倒覺得增加了若干體重。

照顧了我們三週的全陪人員:左起武曉蓉女士、屠舜耕先生、李茂坤先生與作者合攝於五台山
最最靈活的一面是大陸的行政體系。中國佛教協會為我們給相關各省縣市分支協會做的通知,帶來許多便利。建設部派了三人陪團,到了各地的建設部門,處處使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最使我驚喜又使我驚訝的,是當我們從蘭州飛到廣州機場,一步出機門,便見到我的兩位俗家姪兒,佇立恭迎。在臺灣出發之前,我僅寫信跟他們說,四月中旬有大陸之行,但不準備回上海探親,所以也未把行程告訴他們。事實上,連我自己也是到達北京之後,才將路線與日程確定下來的。我的兩個姪兒,對我飛抵廣州的班機時間,居然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問他們︰「怎麼知道的?」
「打聽的。」張家生及張雲飛兩兄弟幾乎同時回答。
這倒要感謝大陸的相關單位了。
這一趟的大陸之行,大家都很辛苦,也很愉快。本團的團員相處得十分融洽,大陸的陪團人員,也跟我們合作無間。故於五月一日上午九點,在廣州車站的海關,辦理出關手續之後,發現照顧了我們整整二十一天的三位陪團人員,以及我的兩位姪兒,雜在人群中,還在向我們依依不捨地揮手送別。這幕情景,使我體會到︰我們這個世界,雖然到處都會有黑暗與殘酷的現實,也人人都會有真誠與溫馨的感情。眾生在三界造業受報,所居是熱惱的火宅;菩薩入苦海慈航普渡,所處是清涼的蓮池。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5 火宅清涼|五九、逢凶化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