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一七、水谷幸正先生.禪味

聖嚴法師

一七、水谷幸正先生.禪味

八月八日,星期六。

我們到京都的主要目的,便是訪問日本淨土宗創辦的佛教大學,所以在該校獲得博士學位的慧嚴法師接洽聯絡下,也由該校派了一輛有二十五個座位的中型客車,給我們專用,並且也派了企畫部主任蛭田修先生來隨團照顧我們。足證該校對我們的重視和禮遇。

作者訪問佛教大學,受到該校前校長水谷幸正博士的歡迎。

上午九點四十五分,我們從新京都飯店出發,費時僅十五分鐘,即到了佛教大學。在該校大門口,已有幾位先生向我們鞠躬歡迎,他們是該校通信教育部部長船木滿洲夫先生、事務長服部良譽先生等,我們剛一下車,他們的服務人員,就幫忙把我們攜帶的禮品箱及書刊等,代為搬下了車,送去了行政大樓會議室。

我們上樓會見了該校前任校長水谷幸正博士,並由他主持了歡迎會,彼此交換了禮物。這位水谷先生於近二十年來,一直是該校的靈魂人物,他曾連任了兩屆的校長,對於該校的校務,不論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做得相當的出色,現在該校的幹部,也都是由他一手培養出來。如今雖然校長卸任,卻仍是該校的名譽教授,且對該校的實權推動,還是舉足輕重。據說當現任的校長滿期時,水谷先生還有可能東山再起,原因是該校太需要他了。

他在歡迎會中,對我個人以及對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讚歎備至。因為他到過臺灣很多次,一九九一年的九月中旬,也曾應邀到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擔任過客座教授,所以對我們知道得相當多。甚至他說,對於臺灣佛教界的比丘及比丘尼們,就教育、學術及辦教育的立場而言,他最尊敬的人就是我,這不免使我耳紅,我怎麼敢在他心目中有這麼重要的分量。我對他個人及他們佛教大學的所知,則不如他對於我們知道的多,直覺得慚愧。由於水谷先生非常開朗也很隨和,故在歡迎會上的賓主之間,十分融洽。

大德寺境內獨坐庭

在我致詞答謝水谷先生的歡迎和接待之後,接著聽完簡報,已是近午的十一點三十分,便由該校的事務長服部先生,帶到禪宗的大德寺境內,一處名為「泉仙」的禪式素菜館,品嘗名為「一休鐵缽料理」的日本素食。那原來是大德寺的一個房頭,現已改為專門經營素食的餐館,但在外觀和內景的建築布置與結構而言,還保持著往日寺院的模式︰精巧、幽靜、素雅,要走過一段曲折幽深的石鋪路面,那條小徑僅容兩人通過,兩旁都是寺院建築及扶疏的草木,看來超塵脫俗,使你猜不出那是一家餐館。佛教大學把我們的午餐安排在這樣的地方,的確相當用心。

下午一點,離開「泉仙」,順道參觀附近的一座庭院,也屬於大德寺的一個房頭,現在已經成為開放給遊客的一個觀光景點,名為「獨坐庭」及「閑臥庭」,是一座小庵的前後兩個部分,殿前的院子,採用枯山水的布置法,讓人靜靜地坐在殿前的廊下,欣賞院中的美景,最好是一人獨坐,使你從任一個角度,看這個庭院,都會感到清趣及雅趣。再從廡廊繞到院後,另有一個小院落,比殿前的小了一半,也是採用枯山水的設計安排,可以讓人橫臥在廊下的高架地板上,盡情地欣賞院中疏淡清爽的景色,一時間會有渾然不知所在之感,故有人一躺好久,頗有流連忘返之情。這都是出於巧匠的設計,非常別致,雖然花錢買票入內,還是讓人覺得划算。「泉仙」的吃,此處的看,都能教人意味到禪修的清淨少欲。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一六、從東京到京都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一八、知恩院.金閣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