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中外日報》.其中堂
我們離開了寶藏院,立即上車,從京都的北面,開往京都的南區,按早已安排好的行程,參觀《中外日報》社。那是一家週報,工作人員和老闆都是佛教徒,也是各佛教關係大學專攻佛教學出身的一群居士,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宗一派,可算得是獨立的一家報紙,甚至於不完全站在佛教的立場,也經常報導其他宗教團體的相關新聞。我在日本留學時代,也曾為該報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印順法師的《中國禪宗史》,目前臺灣也有他們的支部負責人,由楊林寶璧居士擔任,他們也常常派遣記者隨同各種佛教訪問團,到世界各地採訪。慧嚴法師跟他們非常熟悉,我們前往拜訪的目的,是希望學到一些先進的報刊編印技術和觀念。
上午十一點二十分,我們到達該社,由其營業局長土口哲光、編輯局主任及編輯委員等數人接待。當我們參觀之後,發現他們的工作人員不多,所用的器材尚沒有那麼地尖端化,不過已在使用電腦編印以及傳真影印。
可是在日本這樣非常重視宗派的宗教環境下,要想獨立運作,推動宗教文化事業,並不是沒有困難,他們原先的確是抱著中立和獨立的態度,來為各宗各派的佛教及其他宗教服務,現在則受經費來源的影響,而有漸漸偏向於為日蓮正宗做喉舌的色彩,所以有若干教授已對該社表示不滿,這是非常可惜的事。看樣子這家報紙,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境,必須拿出智慧來。
中午,我們被慧嚴法師帶到新京都旅館附近一個巷內的日本式食堂過午,大家吃了一份油豆腐蕎麥麵。
下午,我們的訪問團就地解散,自由活動。我跟惠敏及果鏡二師,到寺町逛街,目的是去一家老書店「其中堂」。我跟惠敏相約,只看不買,因為那家書店是有名的專賣貴書,而且六親不認,沒有折扣,也不親切,如需要書,可向東京的山喜房佛書林訂購。結果我們進入書店之後,可想而知,從書架上拿了一本又一本,本來只準備看,結果非買不可,因為只有這家才可以買到這些好書及舊書。可遇而不可求,豈忍失去機會,終於把我們身上所有的日幣全數掏空,還覺得意猶未盡,只好趕快離開。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二三、寶藏院的《鐵眼藏》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