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四八、古修道院遺跡

聖嚴法師

四八、古修道院遺跡

午後,我們被帶去參觀一座已經荒廢的古修道院遺址,由蘇忍教授及傑魁斯神父開了兩部車,另外同行的還有吳逸荃教授和蒂洪女士,另外還找了正在負責清理和維修這座修道院的工程師夫婦兩人陪同說明。

這座修道院的名稱是維里爾斯(Villers
Abbey),屬於羅馬天主教會的一個支派,叫作熙篤會(Cistercians)。它的歷史可溯源到西元第六世紀,迄西元十一世紀末,始由莫勒斯昧修道院院長聖樂伯(Robert,
Abbot of Molesmes)在法國設立這個教派,而由熙篤會修士於西元一一四六年在艱困中創建了這座修道院。

當時的貴族嘉什爾一世(Gauthier the
Ist),不希望他們建立這座修道院,而是應了一位公爵的三度要求,才賜給了這塊位於山谷低窪區域的沼澤地帶。熙篤會修士很懂得水利的開發,故在山谷裡開出了幾條深廣的大水道,都用磚頭砌起,將水引入下游,成為可以灌溉農田的水資源。由於山谷水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得附近下游的地區,可以供給八萬戶農民的耕作,漸漸地,這個修道院本身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地主。這座修道院,就是沿著山谷,在覆蓋了的大水道上面建築而成。到目前為止還可以聽到地下水道的淙淙水聲,我也參觀了一個一個的水道入口。

古修道院遺跡

這個教派,原來主張苦行,他們在修道的同時,必須工作,故在修道院內有一塊面積很大的工作場地。他們生活得非常節儉,每天吃的僅是素菜、麵包、水果、起士和少量的魚,而沒有肉;他們的穿著相當粗糙,足登涼鞋,身穿粗毛編織而未經染漂的寬大袍子;平常嚴格要求禁語等。他們之所以受到許多人的信仰,也就是由於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人感動。可惜到了西元十四世紀,這些嚴格的規則逐漸被遺忘而變成了奢侈,因此招受到普遍的反感。到了西元十八世紀,該院的第六十四任院長因涉嫌教唆比利時革命而被放逐,修道院也被法國殖民政府沒收,這是西元一七八九年的事。到了西元一七九六年,此修道院被宣布成為國有財產,逐漸被分割出售,終因雨水侵襲,無人管理而荒廢了。

這座維里爾斯修道院規模宏大,分成六個部分:1.僧侶生活的部分,2.在修道院中修行的俗人所住部分,3.大教堂部分,4.工作部分,5.新出家僧侶所住部分,6.院長所住以及接待貴賓貴族的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好多建築群,特別是僧侶生活部分和大教堂部分的建築群,都在十座建築物以上。院長所住部分是西元十八世紀完成的,特別奢侈豪華,因此招徠當地農民的怨恨,不久由於短暫的革命而被破壞。由於長時期無人照顧,年復一年,到了近代,除了磚牆、石柱以及大教堂頂端的一部分之外,連屋頂、門窗都全部傾塌。雖然比利時政府曾經撥款清理出一個輪廓,但在我們參觀之時,還是到處可以看到爬滿了籐蔓的殘牆頹壁和石柱,已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廢墟。蘇忍教授帶我們參觀的目的,是在告訴我們,比利時曾經有過這樣大的修道院,如今當作古蹟供我們憑弔。

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之維里爾斯修道院之廢墟,作者與果谷沙彌和魯汶大學的接待人員合影。

這座修道院,在其全盛時代,無異是一個小國家的皇宮。早期所用的建材是磚,後期用石,至於教堂部分,雖沒有倫敦西敏寺大教堂和捷克聖維妥斯大教堂那麼精細、花巧,但所用的大理石原材,還是一樣的精美。整座教堂,從山上俯瞰就是一個十字架的形狀,縱的部分有一百五十公尺長,是禮拜堂;橫的部分是左右兩個講堂。當時的建築技術已經相當的高明,都考慮到通風、採光、聚音等的問題,尤其是僧寮之間的組合,相當密切。以致那位做我們嚮導的工程師,每介紹一處,都會講得眉飛色舞,好像這座修道院的最初設計人就是他。可是當我們離開之時,他又表現出相當地無奈,他說:「維護的工程費快要沒有了,我的工作也快結束了。將來它會變成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

如此一座古修道院,以比利時政府的財力,竟然無能維修,可見相當窮了,我因此而問蘇忍教授,他說他們出產外銷的東西很少,沒有重工業,只有啤酒等少數農產品,而且現在參加了歐洲共同體,又有盧、比、荷三個國家的聯盟,結果弄得比利時自己的政府沒有權力也沒有財力,而是跟著整個歐洲共同體的聯盟國來動,比起荷蘭來,比利時就很窮。這座修道院,既然已沒有實用的價值,就讓它進入歷史,供人憑弔了。

當天的氣候相當寒冷,並且下著細雨,我看到那幾位陪伴我們的人,都被凍得渾身發抖,臉上卻沒有疲憊的表情。蘇忍教授那天的衣著非常單薄,他還是陪著我看完了這座修道院的全部。那位吳逸荃教授雖備有皮夾克、塑膠頭套,以及皮質手套,還是口中打著噓噓,連對我說了兩次:「今天下午,我本來另有安排,是關於我家孩子的事,可是遇到法師,就像見到了遠道而來的親人那麼高興,雖然今天的天氣這般陰冷,我也捨命陪君子了。」她的確非常豪爽,可惜的是,我還沒有機會跟她談佛法,便在那座古修道院的大門口,對我說聲再見,乘上另一輛車子離去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四七、魯汶大學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四九、回到紐約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