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五八、國際弘化.十六年的回顧

聖嚴法師

五八、國際弘化.十六年的回顧

十月三十日,星期五。

清晨不到六點,在附近經營餐館的羅蔡春美居士,就到了麻州佛教會,為我們準備早餐。因為我們要搭八點飛往紐約的班機,前來送行的還有高義源、蘇美麗夫婦,以及張榮吉居士。他們也住在附近,前兩晚演講之後從波士頓回勒克森頓,都由張榮吉駕車護送。這天早上也由張居士駕車把我們送到波士頓的Logan機場。在我們到達機場之時又發現了鄧文惠、蔡中理兩位女同學,正站在風口裡恭候著我,她們兩人,這兩天裡,都是忙著為我接送,以及請了我的中英文著作,在演講會場門口展示銷售。本來我都不認識她們,而她們竟會如此地費心護持。

上午九點,我和果谷飛到了紐約甘迺迪機場,再一度被果稠師他們接回了東初禪寺,一路上風塵僕僕,備極辛勞,而且始終都在感冒,回到紐約之後的第一樣事,就是倒下頭來好好睡一覺。三個小時之後洗了一個熱水澡。第二樣事就是趕快去找一位醫生給我處方開藥,每天一帖,直到明(一九九三)年元月四日登機飛回臺灣為止。

十月三十日返抵紐約東初禪寺之後,又立即展開了另一波的弘法活動,包括每週星期日整天的禪誦及《楞嚴經》講座,週三、週五晚間的《維摩經》及《華嚴經》課程。同時主持了寺外的演講會:

(一)十一月二日,星期一晚間八點至九點四十分,去新澤西州蒙克萊州立學院,為其心理系六個班級的師生一百五十多人,講「坐禪功能與學習效果的增長」。

(二)十一月十三日及十四日,連續兩晚,東初禪寺借紐約法拉盛的臺灣會館,為華人社區舉辦人生哲學講座,請我做了兩場演講,主題是「理性與感性」、「智慧與福報」。聽眾六百多位。

(三)十一月十六日晚上七至九點,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職員禪坐會的負責人理查茲(Craig E.
Richards)教授邀請我在紐約市黃金地帶的洛克斐勒中心臺北劇場,純以西方社會人士為對象,演講「禪的智慧——知與行」(Zen Wisdom
Knowing and
Doing)。當消息傳出,在一天之內,二百五十張入場券,便索取一空,以致在講出之時,商請該劇場負責人張敏智先生的協助,於場外架設大銀幕,以閉路電視方式,直接同時播放。這是我在美國弘法以來的第一次經驗。演講內容,則為:1.智慧的定義。2.禪的智慧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3.禪的「知」,在於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心源。4.禪的「行」,在於戒定慧的三學並重,定慧一體。5.禪的修證有四層次:(1)頓修頓悟,(2)漸修頓悟,(3)漸修漸悟,(4)久修不悟。6.行的方法有三種:(1)日常生活中的身心放鬆,(2)禪觀的數息、觀小腹、觀心念、觀身不淨等,(3)禪宗的獨家法門——參話頭、修默照。7.三皈依祝福。

(四)十一月十七日下午兩點五十分至四點十分,應邀至新澤西州羅特格斯大學,在大林教授的大課堂,為二百多名學生,演講「死後的生命」(Life
After
Death)。分為四個子題:1.生命的連續體是業識而非靈魂;2.業識的形成及生死之間的五蘊我之名稱;3.神通可以表現,但不可以信賴;4.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當晚七點至八點半,應邀至該校附近的華人佛學社團「覺音佛學社」,為曾明鴻等三十多位居士,主持佛學及學佛的討論問答。

(五)應臺北正中書局的邀稿,以半個月的時間,由我口述,陳淑梅果綱居士筆錄,完成了一冊八萬字的《聖嚴法師學思歷程》的小書。脫稿於十二月十七日。

(六)十一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主持東初禪寺的第五十八次禪七。

(七)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主持東初禪寺的第五十九次禪七。

(八)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由我口述,吳昕儀果慕居士筆錄,完成《春夏秋冬》遊記五十八篇,脫稿於一九九三年元月四日。

回顧自從一九七六年以來,到一九九二年底為止,我在國際間已經旅行過七個國家、一個特區,包括美、歐、亞三個洲,道場及一般的團體之外,單是國際上的大專院校請我演講者共計已有四十八所,講出了一百二十個場次。雖未造成轟動世界的學佛熱潮,我已付出了我對弘揚佛法的努力,現在且把整整十六年來我在國際弘化的情況,製成一表,附錄如後:

聖嚴法師國際弘化一覽表(一九七六~一九九二年)

國名 地區 主辦單位 年月日 主題項目
類別 名稱
美國 紐約州 寺院 大覺寺 一九七六~一九七八 禪訓共五班,講經兩部
菩提精舍 一九七七~一九七九 禪七共五期
東初禪寺 一九七九~一九九二

  1. 禪七共五十四期
  2. 講經、授課共七百五十二
  3. 發行《禪》雜誌英文季刊五十五期
  4. 發行《禪通訊》英文季刊九十四期
  5. 出版英文禪學講錄七種
莊嚴寺 一九九○、一二、八 禪——擔水砍柴
大乘寺 一九七九、一二 禪七共一期
禪中心 羅契斯特禪中心 一九八四、一一、一三 座談會:禪在美國、日本、中國的同異
禪山叢林 一九九二、五、八~九 禪修課程二天
一般社團 臺灣會館 一九八八~一九九二 大型演講八場
閎宏小學禮堂 一九八九~一九九○ 大型演講二場
中華公所 一九九二、六、六 大型演講「積極的人生觀」
整體健康博覽會希拉頓大飯店 一九九○、五、一九 初級禪坐訓練一天課程
紐約開放中心 一九九○、六、一五 演講「禪的佛教及禪修」
紐約開放中心 一九九○、六、一六 初級禪坐訓練一天課程
紐約臺北劇場 一九九二、一一、一六 禪的智慧——知與行
電台、電視 一九八八~一九九○ 共十五次
大學院校 哥倫比亞大學 一九七六、一一~一二(共五週) 初級禪坐訓練十課
一九七七、四 禪坐與生活(四週四課)
一九七七、七 禪坐與生活(四週四課)
一九八○、一一、六 禪修
一九八一、四、二四 禪修是必要的嗎?
一九八一、一一、二○ 禪宗史及禪門次第
一九八三、一一、一七 禪與空
一九八四、四、二七 從靜坐到禪
一九八四、一一、一五 頓悟與漸悟的意義
一九八五、一、七 禪佛教的基本理論及其實際修行
一九八五、一一、一九 禪的基本認識
一九九○、一一、六 禪的理論與方法
一九九一、一二、一○ 〈四弘誓願〉
一九九二、五、一二 佛教各系學術問答討論會
紐約大學NYU 一九七九、一一、二九
一九八二、一一、二二 禪與神祕主義
一九九二、四、一二 禪的智慧
亨特爾學院 一九八○、五、八 定、禪、佛果
一九八一、五、五 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九八一、一○、二九 道教、禪與其間的關係
新社會研究學院 一九八○、一一、五 中國禪
一九八一、一二、九 中國禪史
一九八二、一二、八 中國禪宗的演變
一九八三、一一、一六 禪與無分別心
一九八四、一一、一四 禪修的歷史及其層次
曼哈頓學院 一九八一、四、三○ 禪的理論與實踐
聖約翰大學 一九八一、一一、七 佛教特色
一九八五、五、二 佛教的空
紐約市學院 一九八一、一一、一二 介紹禪
曼哈頓維里學院 一九八五、一一、一五 禪佛教
布魯克林學院 一九八八、一二、一二 禪坐對於心理的利益
一九八九、一二、一三 禪文化在中國
一九九○、一一、八 從禪的傳統談人類意識
康乃爾大學 一九九二、一○、二七 自我與無我
新澤西州 西東大學 一九八九、一一、一六 禪與悟、禪與瑜伽
一九八九、一一、一七 禪的生活、禪的體驗
一九九○、五、一 禪與坐禪
蒙克萊州立學院 一九九○、四、三○ 禪修與學習效能
一九九一、一○、一五 禪與日常生活
一九九二、一一、二 坐禪功能與學習效果的增長
羅特格斯大學 一九八一、四、二八 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九八一、一二、八 禪修的方法
一九八二、一二、六 坐禪的次第
一九八三、一一、一三 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九八四、一一、一一 禪坐
一九八五、一二、七 禪與修行
一九九○、一一、一四 《壇經》的思想
一九九一、六、二二 禪思與禪修
一九九二、一一、一七 死後的生命
普林斯頓大學 一九八六、六、一三~一四 禪在日常生活中
佛羅里達 佛羅里達州立大 一九八二、四、一二 佛教要義
農業機械大學 一九八二、四、一二 禪的精神
麻薩諸塞 哈佛大學 一九八七、六、六 禪的傳承與創新
一九八八、一一、一一 明末的中國佛教
一九八八、一一、一二 禪與悟
一九九二、一○、二八 禪與生活的藝術
羅爾大學 一九八七、六、六 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九八八、一一、一一 時空的超越
麻省理工學院 一九九二、一○、二九 禪與身心健康
印第安那 巴特魯大學 一九八七、一一、一七 禪師與禪院的修行生活
一九八九、一一、六 禪的修持及其功用
特波大學 一九八九、一一、九 出家與在家之修行生活、悟境之層次與性質、佛教與基督教解脫觀之同異等
普渡大學 一九九二、一○、二三 禪與藝術
伊利諾州 伊利諾州立大學 一九八七、一一、八 禪修基本觀念與方法
一九八七、一一、一九 禪師與禪修
一九八九、一一、九 《法華經》在中國佛教中的信仰和修行
一九九二、一○、二二 六祖惠能與中國禪宗
維伯斯特大學 一九九○、四、一七 無常與死
愛荷華州 愛荷華州大學 一九八七、一一、二○ 禪修及其理論、禪與生活
一九八九、四、二四 禪的修行
一九八九、四、二五 禪與悟
一九八九、四、二六 禪與佛教
一九九○、四、一七 禪與靜坐
一九九○、四、一八 禪悟之實踐過程與體驗
一般社團 佛學會 一九八九、四、二六 普賢十大願、佛教與佛學
緬因州 大學院校 緬因州立大學 一九八八、一一、一六 什麼是禪?
禪堂 摩根灣禪堂 一九八七、四、一二 禪的歷史與禪的修行
一九八七、四、一三~一八 主持精進禪修活動五天
一九八八、一一、一二~一六 禪修三天
德克薩斯 大學院校 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 一九八九、一、六~七 禪與人生
一九九一、一一、三 禪與實際修持
一九九一、一一、四 禪與生活壓力的調適
德州大學達拉斯校區 一九九一、一一、二 禪——平常心
明尼蘇達 明州大學聖保羅校區 一九八九、四、二七 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一九八九、四、二八 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九九○、四、一八 禪坐
威斯康辛 威州大學麥迪遜校區 一九八九、四、二九 禪與生活
一九九○、四、一九 禪坐
威州大學密爾瓦基校區 一九八九、四、三○ 禪宗入門
密西根州 密大安娜堡校區 一九八九、一一、一○ 現代中國禪林生活及我個人教授禪學的經驗
一九九○、一一、一四 佛教復興在現代臺灣
密大東蘭辛校區 一九九二、一○、二六 正信的佛教
密蘇里州 華盛頓大學 一九九○、四、一七 禪與日常的藝術生活
一九九二、一○、二一 禪的歷史、理論與實踐
加州 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 一九九○、一○、二二 臺灣在家佛教的訓練
史丹福大學 一九九○、一○、二四 禪修的理論與方法
禪中心 柏克萊禪中心 一九九○、一○、二二 中國禪宗
蘇諾瑪山禪中心 一九九○、一○、二三 中國禪師與禪堂
三藩市禪中心 一九九○、一○、二四 寶鏡三昧
一般社團 大覺蓮社 一九九○、一○、二五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佛法
一九九○、一○、二八 初級禪訓班整天課程
三藩市總合醫院 一九九○、一○、二五 佛教與心理健康
加州整合研究所師生 一九九○、一○、二八 (借用大覺蓮社)座談會
矽谷菩提學會 一九九○、一○、二七 佛教的基本大意
一九九○、一○、二七 座談會
猶卡雅少瓦達磨 一九九○、一○、二九 內靜與外和——禪
科羅拉多 西藏中心、佛學 一九九一、五、五 領導禪坐四炷香
一九九一、五、五 從禪的立場看自我
大學院校 丹佛市伊利夫天主教神學院 一九九一、五、六 禪修和佛性
夏威夷州 夏威夷大學 一九九一、五、三 介紹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一九九一、五、三 如何將佛教用之於今日的社
路易斯安那州 紐奧良大學 一九九一、一○、三○ 禪與人生
杜蘭大學 一九九一、一一、一 禪與人生
康乃狄克 耶魯大學 一九九二、五、一 什麼是禪
俄亥俄州 一般社團 佛學社 一九九二、一○、二四 佛法大意
大學院校 俄大哥倫巴斯校 一九九二、一○、二四 生命與時空
凱斯西儲大學 一九九二、一○、二五 禪與悟
加拿 多倫多 大學院校 多倫多大學 一九七七、三、二三 日本佛教之不同於中國佛教的諸問題
一九七七、三、二四 禪的佛教、禪與日常生活
一九八四、一二、一五 處處是禪的現實生活
一九八八、五、七 中國禪與今日北美生活的關
一九九一、一○、一八 禪師在叢林中的修行與生活
一般社團 僑領邀請 一九九七、一○、二三~二四 佛教的信仰和教義、佛教的修行方法
佛學會、安大略省佛學研究社 一九八八、五、七 如何以佛法解決現代人的煩惱?
大學院校 麥克馬斯特大學 一九九一、一○、一八 如何養成一位禪師
英國 威爾斯 一般社團 牧場禪修精舍 一九八九、四、一一~一八 禪七
一九九二、四、一六~二三 禪七
中美洲哥斯大黎加 聖荷西市 工程師協會會議 一九九一、一○、二八 禪與人生
福慧精舍 一九九一、一○、二九 初級禪訓班一天及討論會
捷克 布拉格 大學院校 查理大學哲學院 一九九二、一○、一二 禪對現代世界的作用為何?
布拉格大學 一九九二、一○、一四 中國宗教及東西方宗教同異
一般社團 道明會天主教修道院 一九九二、一○、一三 佛教基督教對話
布拉格禪學會 一九九二、一○、一五 禪修理念及修行方法
亞非拉丁美洲博物館 一九九二、一○、一六 中國禪的傳統
比利 布魯塞爾 大學院校 魯汶大學東方學 一九九二、一○、一八 座談會
一般社團 森林修道院 一九九二、一○、一八 座談會
新加 新加坡 佛教總會文殊中 一九八二、八、三~二八 為當地一般大眾大型演講六
為中學老師開設佛學師資課程三十堂
香港 香港 佛教青年協會(北角大會堂)(沙田大會堂)(尖沙咀文化中心) 一九八八、七、一三 實踐的佛教
一九八八、七、一四 信仰的佛教
一九八八、七、一五 理論的佛教
一九九○、一○、一七 禪——如來如去
一九九○、一○、一八 禪——解脫自在
一九九○、一○、一九 禪——平常身心
一九九一、九、一三~一五 《心經》
一九九二、八、二九~三一 《金剛經》
統計 七個國家一個特區美、歐、亞三個洲 美國十九其他八地
  1. 寺院道場五所
  2. 禪中心及禪堂
  3. 一般社團二十一個
  4. 大學院校四十八所
經過十六個年頭

  1. 寺院道場講課七百六十場
  2. 一般社團講課八十一場次
  3. 大學院校演講一百二十場
  4. 主持禪七共六十二期
  5. 主持禪三共兩期
  6. 主持一天禪訓和禪修五回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五七、哈佛宗教學院.麻省理工學院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7 春夏秋冬|校註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