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8 行雲流水|四二、金頂華藏寺

聖嚴法師

四二、金頂華藏寺

根據《峨嵋山佛教專輯》所收釋通孝介紹的〈金頂華藏寺〉一文,使我們知道,它始建於明末萬曆三十年(西元一六○二年),在這之前,稱為「普光殿」,又名為「祖殿」,其中供有銅鑄的普賢菩薩像。

華藏寺大殿為三層木構樓閣,在一條中軸線上,殿有四重,兩旁為僧房和客房。三門前有月台。它的建築總面積達八千多平方公尺。清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民國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三年)、民國二十年(西元一九三一年),遭到三場大火,損失慘重。到了一九七二年四月八日,大陸電訊工程單位,在山頂建造雷達發射台的天線,工人用柴油生火取暖,不慎引起油庫爆炸。偌大一座華藏寺,頓成一片火海,寺僧永德,因此葬身火窟。燃燒三個多小時,峨嵋金頂便成了一片廢墟。到一九八六年五月,大陸四川省人民省政府,撥款修建該寺,總面積一千六百九十五平方公尺,主體建築由彌勒殿、大雄寶殿、普賢殿、祖堂、方丈、廂房等組成,三個主殿在中軸線上,寺院依山就勢層疊上升。我們在普賢殿看到了一尊供於後上方高台上的明代銅鑄普賢菩薩座像,據說這是該寺劫後僅剩的一座古像。

在金頂的背面,箭竹叢生,為世界稀珍動物如蘇門羚、小熊貓等棲息之地。我們在山上沒有看到小熊貓,倒是在平台上碰到一隻大馬猴。我們在臺灣出發之前,已向團員們勸告:到了峨嵋山,不可逗弄猴子,不得隨便餵食猴群,否則會脫不了身,並須謹防隨身攜帶的皮包、照相機、帽子等,被山上的野猴搶走。可是在金頂遇到的那隻大猴居士,看來非常友善,我們隊中有一位男菩薩,試著跟牠親善一番,得到的回報是挨了一掌,兩衣被牠扯破,幸好人倒沒有受傷。聽說峨嵋山的猴居士們,出名的團結、聰明、野蠻,同時牠們也受到山上的保護,因為那是佛門的聖地。

本來金頂之下的臥雲庵,是一個獨立的寺院,創建於清初,民國二十年(西元一九三一年)與華藏寺同遭火災。現在峨嵋山共有寺院二十六座,分成四個編區來統一管理。原則上全山都屬於「峨嵋山佛教協會」,劃分四個編區,分別由都是二十多歲年輕的當家師來負責管理所屬各寺院。金頂編區共轄四寺,僧眾四十多人。

我們到峨嵋訪問,除了伏虎寺,該山的高級僧侶,都避而不見,僅指派知客級的執事出面招呼。從他們的姿態來說,我們未被看作峨嵋山佛教協會的貴賓,僅僅當作上山觀光的遊客看待。他們在顧忌什麼,我不知道。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8 行雲流水|四一、峨嵋金頂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8 行雲流水|四三、皈依峨山普賢王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