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雅魯藏布江河谷.隆禮歡迎
我們的飛機,降落於拉薩市區以南一百三十公里處的貢嘎機場,那屬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一個帶狀的河谷平原。我們在飛近拉薩的上空所見,成片都是雪覆冰封的山嶺,到了這個河谷平原,卻是一片鵝黃的嫩綠,遍野的農作物青稞苗以及成行的楊柳,欣欣向榮。
我們下了飛機,就學著像太空人在月球上漫步那樣,輕鬆緩慢的走向機場的出口,倒是那兒穿著制服的地勤人員,向我們嚷著:「快點走,快點走。」出了機場,就見到當地國旅社的地陪人員,向我們笑靨相迎。另有一位中年女醫生,提著一只藥箱,準備隨時為我們的團員做急救的服務;也真有幾位,一下飛機,立即需人照料。
在四輛準備接載我們的遊覽巴士之前,懸掛著一長幅白色的布條,上面寫著歡迎「法鼓山大陸佛教聖跡巡禮團」,其中有一男一女兩位西藏青年,指著那幅布條,對我說:「歡迎來到西藏。」他們是地陪,是當地出生的藏胞,說的則為一口流利的國語。我向四周看看,再打量那位男青年的臉及裝束,他立即反應:「不大像是西藏,喔?」因為,在機場的人員穿著、講話,以及建築物的式樣,都已是漢化了的,只有看到這位青年,為了代表西藏地區接待我,所以穿著藏服,但他說的又是漢語。所以不大像是到了西藏。當然我不會懷疑那個地方就是西藏。

岩壁上的石雕釋迦佛像為作者從機場至拉薩途中所見,位於沿雅魯藏布江支流而鋪的公路上。
我們上車,沿著雅魯藏布江河道的主流,向西到達「曲水」地方,然後再沿著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拉薩河谷,向東北進行。十二點正,進入拉薩市區。
我們沿路看到雅魯藏布江的江水,非常地清澈、平靜,雖然是河流,水面非常穩定,就像西藏人都是在禪修中生活那樣。在江面上,也見到一艘羊皮筏,只容一人操作航行。我們在途中見到一尊摩崖石刻的釋迦牟尼佛像,據說它的作用及造像的因緣和四川樂山大佛類似,也是為了鎮伏當地的水患,不過比起樂山的那尊彌勒像,規模小得太多。
我們的投宿處是市區的「拉薩假日飯店」(Lhasa Holiday Inn
Hotel),這是美國人經營的全球性連鎖旅館之一。據說是四星級,也是拉薩唯一的高級旅館,現在它的經理,乃至廚房的廚師,也都是美國人。
當我們下車之時,發現在假日飯店的二樓正面牆頭上,懸掛著橫幅的長條紅布,寫著「歡迎臺灣亞星旅行社法鼓山大陸聖跡巡禮團」,同時也有一輛西藏電視台的外勤錄影採訪車,停在旅館前,一位女記者和一位錄影師,給我們錄製新聞的鏡頭。當地中國國際旅行社西藏總經理,才旺斯達,率領十多人親自接待,為我們全團奉獻西藏禮節中崇高的「哈達」,同時有一位女士捧著酥油、青稞、清水,要我們取三次,各向空中彈灑三回,說是西藏迎賓儀式中的隆禮,表示吉祥。另一邊則放著鞭炮,敲著鑼鼓,吹奏西藏的樂器,表演西藏的獅舞。這是我們到大陸訪問行程中,受到最高歡迎禮儀的一站。

作者抵達拉薩時,受西藏迎賓式隆禮的款待,取酥油、青稞、清水三次,各向空中彈灑三次,表示吉祥。
到了當天晚上的電視新聞節目中,對於我們的訪問西藏拉薩的畫面,播出了兩次,每次五分鐘。因為這是西藏對外開放以來,他們所接待到人數最多的一個旅遊團體,特別是來自臺灣,所以非常重視。
不過拉薩這個地方,宗教氣氛十分濃厚,政治的空氣也滿緊張。電視台的訪問和報導,不得不避重就輕,記者採訪的對象是亞星旅行社的薛總經理和中國國際旅行社的總經理才旺斯達,以及我們的幾位團員。對於我這位團長聖嚴法師的到訪,隻字不提,沒有特寫鏡頭,未做個別採訪,更不說明我們是一個佛教團體。但是我們在拉薩的電視銀幕上出現,相信會為西藏的電視觀眾,帶來一些反應吧!
畢竟,拉薩的海拔已是三千六百五十八公尺,我們到達飯店,就有十幾位團員,發生了頭暈、嘔吐的現象。我和其他的幾位團員,也發覺到,只要走路和身體的動作用力一些,就會感到呼吸有點困難。所以當天下午,我們就在旅館房間,安靜休息,以便適應當地空氣稀薄的環境。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8 行雲流水|四七、飛往藏密的聖地拉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