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布達拉宮
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五。
早上六點起床,八點早餐,八點三十分登車前往世界聞名的西藏文化寶庫「布達拉宮」。我們是從山下的旅館乘車,直上布達拉宮的後門,發現正在施工維修。剛進後門,就有一位該宮工程的負責人五十七歲的阿旺索巴喇嘛,親切地接待,扶著我登上了好幾層石階,大大小小轉了好幾個轉彎,才到達第五世達賴喇嘛的金塔殿前,這座骨塔總共用了三千多公斤的純金造成,當然是布達拉宮最值錢的一座寶塔,故在平時重門深鎖。
接著又帶我參觀布達拉宮,據說平時對外關閉而特別為我們這個朝聖團開放的達賴喇嘛寢殿、辦公室、禪修房、寮房等,因為我的雙腿痠軟無力,只好由這位喇嘛把我連提帶拖地,拉著上樓梯下樓梯,出了這道門又進了那道門,到處都是金碧輝煌的佛像、法器,以及各種莊嚴的擺飾和布置。我真擔心他會帶我看盡該宮的一千個房間。
在每一個殿堂和房間內,都可以看到現在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大大小小的照片,這位以前的西藏政教領袖,已經離國三十多年,他的西藏民眾,都還對他念念不忘,處處供養。這不是政治的原因,乃是宗教的信仰。

作者身後為布達拉宮全景
另外給我的一個特殊印象,就是西藏寺院的每一個殿堂內,都點滿了成排整桶的酥油燈,似乎整座布達拉宮及每所佛寺,都被沉浸在瀰漫著酥油味的空氣中。
我們的導遊,預先告訴我,當天布達拉宮的現任堪布要接見我,結果到了住持的會客室,接待我的還是這位阿旺索巴喇嘛,並且由另一位在家身分的西藏官員嘎瑪吉多,代表布達拉宮,贈送我們一大冊《藏醫全書》,是用漢藏兩種語文說明的一種圖說書,跟佛教沒有關係,倒是對西藏的醫藥認識很有幫助。我問這位嘎瑪吉多先生,現任布達拉宮的堪布是哪一位大喇嘛,他沒有正面回答,倒是告訴我,他代表政府管理該宮,因他曾在北京民族學院讀過六年書,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同時,他又給我介紹,布達拉宮另外一位管理工程的喇嘛,就是我在第五世達賴金塔殿前遇到的土登強巴。目前就由這兩位管理工程的喇嘛,率領另外三十五位年輕的喇嘛,來照顧布達拉宮一千多間宮殿建築的修護,以及對遊客的接待。

作者拜訪布達拉宮的現任堪布阿旺索巴喇嘛(右),並獲贈一大冊《藏醫全書》,左為西藏官員嘎瑪吉多。

從紅山上的布達拉宮看對面的藥王山山頂,建有電訊鐵塔。
每天到布達拉宮觀光的平均人數,大約六千名。我們去的那天,該宮不對國內民眾開放,僅僅接待海外及國外的貴賓,所以顯得非常地清靜。除了在裡邊施工的人員以及管理的人員,沒有遇到其他的遊客。
拉薩河谷平原地帶,有兩座從平地凸起的小山頭,南面的一座,名為「藥王山」,北面的一座稱為「紅山」。兩山之間,便是一條貫串東西的交通要道,而在道路的中央,本有一座佛塔,人馬、車輛就是經過它的兩側通行,因為它在兩山之間,所以用各種旗幡的綵帶,將塔和兩座小山連接在一起。可是到了大陸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因那座佛塔妨礙交通,早已拆除。至於布達拉宮,就是建築在北邊的紅山之上。南面的藥王山,本是一座非常有名的藏醫學院,現在藥王山的山頂已興建了一座高入雲霄的鐵塔,它是電訊部門的一座多用途的天線。
布達拉宮是西元第七世紀時的藏王松贊干布又名棄宗弄贊所建,直到現在,布達拉宮最古老的一座殿中,還供有這位藏王的雕像。到了清初西元一六四五年,第五世達賴喇嘛在位期間,是從這座王宮的基礎上,興建了現在的布達拉宮。從此以後,歷代的達賴喇嘛,便以政教領袖的身分居住於此。現在該宮分為「白宮」及「紅宮」兩個部分,而連接在一起,顯得更加鮮明突出。
整座布達拉宮由東至西的長度約四百公尺,由南至北的寬度約三百五十公尺,凸出於拉薩河谷地帶,連紅山及宮殿的高度,約一百一十七公尺,它的海拔是三千七百七十五公尺,約一千間的房間,在總計十三層的樓中,整棟建築物的天花板,共使用了一萬五千多根樑柱做為支撐。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8 行雲流水|五二、色拉寺.治瀉驗方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