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前說明
先後辦了三次行前說明會: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五日、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七日、一九九六年四月十四日。第一次說明會時,我向大家明示了這一次朝聖的宗旨,有這樣的一段話:「我們不是去旅遊觀光,不是去遊山玩水,不是去度假休閒,而是去修行;我們以打禪七的精神進入中國大陸,而要比打禪七更辛苦。因為禪七相當穩定、安定,只是在一個地方、一個道場。可是我們到了中國大陸,是天天在換地方、天天在移動我們的道場,所以要比禪七更辛苦,請諸位心理要有準備。」
因為平常難得有兩個星期的時間來打禪七,我們也可以嘗試著,每天在活動之中還能體會打禪七的心境,那就是時時照顧自己的心念,不為環境所轉,打坐念佛是修行,走路念佛又何嘗不是修行呢?因此,計畫做兩個星期的修行,而不是遊山玩水。我在行程中,每天都叮嚀大家要進入諸佛菩薩的內心世界,進入高僧大德的內心世界,這就是禪的修行。
做籌備工作的人,的確非常辛苦,特別是到出發前的兩個星期,工作極其繁重,例如總務負責人林新興居士、行李組負責人王崇忠居士,連日來由於行前的勞累,已經病倒,以致上了飛機,進了旅館,還在打針吃藥。
可是,在行前說明會之中宣布的事項,還有若干人員不知道的,他們有的是因為住得太遠,有的是人在海外,所以還是有一些誤會,最嚴重的是他們不僅猜想師父及常住法師是旅行社給的免費待遇,甚至以為工作人員的費用也由一般團員分攤,因為有人覺得他們所付的費用比一般旅遊並不便宜。有一位團員向我提起團費的事,我說我已在行前說明會中宣布,不僅在大陸各寺院的供養,不要大眾負擔,師父及常住法師們的團費也都由師父另外籌措,諸位工作人員,當然是各自料理了。而這位居士反問我:「照規矩旅行社是每六個旅客就可免費一人,為何不將它扣回來?」我說:「這已經由每一位團員分享了。」其實,法鼓山每次組團朝聖,都是這樣做的。否則我們還能說要提昇人的品質嗎?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自序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