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一○、拜經台

聖嚴法師

一○、拜經台

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三,晴。

今天的重點訪問有五處:古拜經台、天台正頂、化城寺、祇園寺、旃檀林的大悲殿。

早上八點登車出發,約十分鐘,抵達鳳凰松的接引庵旁停車場,然後步行五分鐘,到索道站,以六個人一組,陸續分批搭乘空中纜車,約二十分鐘,直達古拜經台索道站,在纜車上可以凌空飽覽九華山遠近各景區,如閔園、老人峰、仙人打鼓、仙桃石、獅子峰、香爐峰等的特色,尤其是看到纜車下方懸崖峭壁之間有人行道,正有許多人在逐步攀登;在崖壁之間及峭壁之巔,築有一座一座的寺院,真好像是騰雲駕霧浮蕩在山谷之中,讓你感受到正處於人間仙境。

三十多歲的監院果成法師,在殿內迎接我們,他的師父就是該寺住持聖明法師,因為害肝病,下山就醫,而沒有親自接待。目前該寺住眾十五人,非常忙碌,因為正在增建兩幢房舍,而他們的殿宇也正在翻修,除了香客擁擠,施工中的工人也很忙碌。室內非常陰暗,香煙濃重,地面也不很平整,設有幾個積滿了塵垢的拜墊。我在每一個殿上,都是五體投地拜在地面上。我在地藏正殿中央,也看到兩個巨大的腳印,深入石板一寸左右,傳說這就是金地藏在這兒拜《華嚴經》所留下的遺跡,腳的大小超過常人一倍以上。對我來講,只能夠用信仰去接受,不應該用常情常理或者是用科學計算的角度來看待,否則它只是一個人為的傳說。

古拜經台在重山峻嶺中,其右為大鵬聽經石。

又例如古拜經台的後上方,峭壁懸崖有一塊二十米高的光面大石頭,狀似老鷹趴壁,因此傳說金地藏在此誦經之時,有一隻大鵬鳥經常附於石壁聽經,日久年深之後,就化為一塊石頭。所以今天在旅遊的景點名稱,叫作「大鵬聽經石」,這應該是文人製造的傳說,而不是事實。若從地質學的角度解釋,那是屬造山活動過程中的天然結構。但是這個傳說故事是很動人的。

這個拜經台,原來只是一塊露天平台,在清朝穆宗同治年間(西元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年)才建庵,直到一九八二年,已經經過四次的重修和再建。現在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仁德長老於一九四三年至一九五三年之間,就是擔任拜經台的住持,一九八二年曾經做為九華山佛教協會接待站。

此處的地形都是陡坡,根本沒有平地,但是目前拜經台的負責人,正向山谷爭取空間,用填補接駁的方式,增加了建築用地,因為現在來九華山進香遊覽的人愈來愈多,不得不增加建築物的使用面積,以利於接待。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九、處處蓮台.步步蓮華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一一、天台正頂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