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法乳堂.法聚庵.山頂大聖殿
從「法乳堂」後門出來,繼續上山,經過另一位開山祖師知幻禪師的紀念塔,稱為幻公塔,再向上左轉,就是我沙彌時代住過一年多的房頭,名為法聚庵,亦名三仙祠。八年前回狼山時,已經被改名為紫琅園素菜館,現在除了還是素菜館,也是臺胞招待所。當我帶著大批的人員進入參觀時,有一位在裡面服務的女士,不知我是何許人也,倒是滿親切地向我介紹內部各棟建築物的設施及用途,我真感謝她的友善,但在我的內心,也有一點苦澀的感受,好像吃到一顆青皮的柿子。
我也向我的僧俗弟子們介紹,當年這些建築物是佛堂、齋堂、客堂,以及老和尚們的寮房,道人(行者)們所住的下房,特別是我自己曾經住過的一間老屋,目前是在公用廁所的隔鄰。當時我們的大寮,現在是餐館的廚房,只是他們正在工作,不方便讓我們參觀。
這次回到這座素菜館的法聚庵,已沒有上次那麼強烈的感受,因為已經知道那個地方現在是派作什麼用場。不過我還是跟兩位監院以及南通宗教局局長建議,把它收歸佛教使用,他們回說:「很好啊!不過還要靠你啦!」

作者在曾經住過的寮房前留影
狼山在一九九一年遇到一場大雨,許多房舍都受到損失,有幾處完全崩塌,紫琅園也有一棟房子因此損壞,目前已經修復。山頂上也有嚴重的坍方,沿著山路上去,到達山頂之前,發現登山路面拓寬了,有幾座房屋是新建的,當時我為此事捐了一萬美元,他們都還記得。山頂上讓我們過午用齋的餐廳,是新建完成的,看來倒是因禍得福,真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房屋的使用空間,比原先的寬敞多了。經過一場大水災,反而把狼山的建築變得更具現代化和更有實用性了。
到了山頂,都監月朗、風力、俊德及一位年輕的監院錦榮等四位法師,已在三門外迎接我們。引導著穿過客堂的樓下,進入大勢至菩薩殿,此殿早年供的是禹王像,稱為江神殿。現在的狼山,已經廢除了許多不屬於佛教的神像,例如關神、靈官、江神、文昌、眼光娘娘等,而回復到正信正確正統佛教的面貌,這點比起以前,狼山是進步了。
從大勢至菩薩殿通過支雲塔的迴廊,就是大聖菩薩殿,也就是狼山廣教寺的主殿,殿內供奉身披龍袍頭戴五佛冠的僧伽大師坐像。殿上的香客已經擠到水洩不通,要想自由安詳地拜三拜都不可能,那些人好似也不完全是為了拜佛祈願,只是擠過來擠過去,能擠到長方形的大拜墊上叩一個頭,的確不容易。我的護法菩薩們替我把人潮暫時擋了一下,讓我就地拜了三拜。
這是我上山做小沙彌的當天,到了山頂初次學著如何以正確的姿勢拜佛的地方,也是我在狼山山頂上每天早上禮拜觀世音菩薩五百拜的地方。我們的團員都希望在那兒多拜幾拜;事實上,一拜都有困難。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三五、狼山廣教寺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