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西湖.西泠印社.鳳林寺
這天的中午,我們就在靈隱寺自營的素菜館用齋。
下午二點,前往西湖的花港公園,經過剛剛開過展覽會而已萎謝的牡丹花園,在此園中也看到了隋煬帝當年到揚州所看到的瓊花。過去我總以為曇花大概就是瓊花,這次才真正地看到了名副其實一花五蕊的瓊花;它是白色,有點像俗說的繡球花,但它不是繡球花而是瓊花。
花港公園是跟西湖的蘇堤和環河公路連接的一個半島,中有魚池,飼養了許多的錦鯉。因為乾隆皇帝曾題了「花港觀魚」四個字,其中的「魚」字下面只有三點,也變成了一景。
接著我們去西湖遊艇的碼頭,包了四艘上下兩層的遊艇,在西湖中,從「三潭印月」繞著「雷峰夕照」的半島,經過「柳浪聞鶯」的岸邊,沿著湖岸航向「湖心亭」方向,及「平湖秋月」的景點,在「樓外樓」附近上岸,到「孤山」參觀了「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的庭院裡,有一個印章模型的大石雕。
西泠印社原來是廣化寺舊址,該寺創建於南朝陳文帝時代,原名永福寺,白居易守杭州時,曾在此寺築一閣。五代時贊寧在此當過住持。宋代改為廣化寺,清末德宗光緒二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在此籌建西泠印社,民國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吳昌碩擔任社長,此印社是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當天我們看到許多石碑、石刻,還有一個印章模型的大石雕,約一米多高,展示在庭院中。聽說弘一大師刻的印章,也有幾個被收藏在此處。金石家的作品,能被品評合格收藏在西泠印社,那就表示已有相當高的水準了。
在西泠印社後方的孤山頂上,有一座「華嚴經塔」,是民國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由弘傘法師等籌建的,共有十一層,是實心的,九、十兩層刻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所書的《金剛經》石刻,最下一層有海寧的周承德所書的《華嚴經》局部。
從西湖中的孤山島,至西湖岸邊,有一條通道叫作「白堤」,上有「錦帶橋」和「斷橋」,在小說《白蛇傳》中,白娘娘和許仙「斷橋相會」的場景,描寫的就是此處。導遊人員說,因為大雪之後,隆起的橋頂積雪先溶,橋的兩端及白堤還是白皚皚的,看來便像斷了的橋。
我於此時想起,民國三十六、七年(西元一九四七、一九四八年)之間,杭州西湖邊上,有一所武林佛學院,該院有好多位師生後來到了上海,也是我的老師及同學,例如現在美國的仁俊長老及幻生法師,現在菲律賓的唯慈和自立兩位法師,就是當時該院的同學。我問起當地佛教界的人士,他們告訴我:「那時的武林佛學院所在地,叫作鳳林禪寺,也就是目前的杭州大飯店,又叫香格里拉大飯店。」這真是滄海桑田、桑田滄海!回到美國,問起仁俊長老,他說武林佛學院的所在是武林寺,在福林寺後面的山上,不是西湖邊的鳳林寺,不過此三寺現在都已見不到了。
從西湖可以望見的鳳林禪寺,建於唐朝穆宗長慶初年(西元八二一年),圓修道林禪師曾在一樹上築巢四十多年,後人稱為鳥窠禪師。因此鳳林禪寺又叫喜鵲寺。當白居易守杭州時,曾去參拜道林禪師,得到兩句開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告以此語雖簡單,其實難做到,故謂:「三歲小兒道得,八十老翁做不得。」26另外道林禪師與其弟子之間發生「布毛侍者」的公案,27也是在此鳳林寺的舊址。本來那兒還有鳥窠禪師的閣塔——那個鳥巢,現在已經變成了觀光飯店。
當天晚上我們還是住在望湖賓館,準備第二天要往天台山巡禮。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五七、弘一大師受戒處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