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六五、隋塔與隋梅

聖嚴法師

六五、隋塔與隋梅

到目前為止,國清寺保存得歷史最久的,就是國清寺大門外的隋塔及院中的隋梅。

據說,隋塔與國清寺同時建成,是一座九級六角的磚塔,塔中雕有佛菩薩像。根據傳說,這座塔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和五百羅漢鬥法而建的,觀音菩薩在石梁飛瀑上造石橋,五百羅漢就在國清寺前祥雲峰南麓的山坡上起磚塔,要在一夜之間全部完工。但在雞鳴之前,觀音獨造的石橋已成,而羅漢們合造的塔頂尚未收工,於是直到現在,隋塔還是沒有頂的。其實以歷史的考證,六角九級的塔身是磚造而塔頂及塔檐原來是木結構的,年代久遠之後,木結構的塔頂、塔檐自然不見了。

此塔的磚材呈絳黃色,總高度五十九點四米,外壁塔磚刻有佛像,內壁嵌有《法華經》的石刻碑文等,根據近人丁天魁主編的《國清寺志》所錄,關於隋塔的記載如下:「隋塔每層架角,樑木枋,斗拱挑檐,平座倚柱,椽檐瓦櫳。現仍可見一些空洞,這是隋塔原有的飛檐斗拱插入處。飛檐斗拱為木製,後毀於火災。」

隋塔是一座九級六角的磚塔,在歷史的長河上,屹立一千四百多年。

隋塔保持一千四百多年還能屹立不圮的原因有三:第一,塔基是嵌在堅硬的山體岩層之上。第二,塔磚的燒製技術高超,堅硬異常。第三,塔磚的黏合材料是用黏土和糯米搗拌而成。

國清寺的古梅原有兩株:一蒔於隋代,一植於唐世。「隋梅」在伽藍殿前的天井中,據稱是國清寺創建時所栽,樹高約三丈多,直徑三尺餘,中空而半枯,僅小半樹皮深入土內,色如銅綠,皮類魚鱗,枝桿無多,梅頂盤結有如虯松狀態。我們這次沒有看到唐梅。又據說,每當時局混亂,寺院遭到噩運劫難之時,這株古梅自然枯萎而不開花,一旦時代承平又會復甦。故於文革期間,這株梅樹,就像是死了的一樣,而目前又是生氣勃勃,花季時滿樹雪白如銀,香飄全寺。我們到時,花信已過,而滿樹的綠葉和青梅,扶疏有如雲蓋。可見草木皆有靈性,從佛教的觀點看,樹有樹神、塔有塔神,遇到重大的災變來臨時,那些護法神也走避開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六四、智者塔院.高明寺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六六、奉化雪竇寺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