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六七、布袋和尚

聖嚴法師

六七、布袋和尚

這兩位年輕法師告訴我,雪竇寺是彌勒菩薩的道場,是中國佛教的五大名山之一。他們所講的彌勒,就是五代後梁時的布袋和尚契此。

根據傳記資料的記載,契此八歲到了奉化長汀,被農民張重天收養,後出家為僧,居無定所,曾經住過奉化的岳林寺,並到福建募來木材重修岳林寺。後梁末帝貞明三年(西元九一七年)三月,就在岳林寺東廊的盤石上,無疾坐化。殮棺埋葬於奉化城北的封山。圓寂之後,曾經有二僧來到岳林寺,說不久前在天台山見到布袋和尚;兩年後福建莆田縣令王仁煦,在江南天興寺及福州官舍,兩度遇到布袋和尚,並交給王氏一封信:「我七日不來則開。」到時拆開一看,是四句偈言:

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世人,世人俱不識。

雪竇寺的彌勒寶殿

從此,布袋和尚便被信為彌勒菩薩的化身了。

在他生前,尚有一首五言絕句,直到現在,依然膾炙人口: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覩人青眼在,問路白雲頭。

此詩第三句有人改為「覩人青目少」,也有人改為「青目覩人少」。我是依據《卍續藏》所收《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的資料,寫為「覩人青眼在」。若從《布袋和尚傳》、《佛祖綱目》卷三十四的「布袋和尚示現明州」條、《雪竇寺志》祖系項下所見者,都未提到布袋和尚與雪竇寺的關係。

由於早年擔任岳林寺當家的光德法師,文革後請為雪竇寺方丈,光德即從岳林寺來到了雪竇寺,加上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到雪竇寺視察,提起由高觀廬主編,上海佛學書局於民國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出版的《實用佛學辭典》內,於「四大名山」條目下說到:「近有主張,於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竇寺彌勒道場,為五大名山者。」

因此,便把雪竇寺正式確定為彌勒菩薩的道場。不過,現在該寺彌勒殿中供奉的彌勒像,不是布袋和尚,而是頭戴天冠的莊嚴趺坐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六六、奉化雪竇寺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六八、雪竇寺的祖師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