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七二、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

聖嚴法師

七二、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

從天童寺出來行車約四十分鐘,抵達阿育王寺,住持是現年七十一歲的通一長老,聽說是出去開會了,所以沒有見到。由三十歲左右的監院證莊及勝雲兩位法師接待我們。從天王殿至大雄寶殿,分別禮佛之後,進入舍利殿;這座寺院與其他地方不相同的就是有座舍利殿。同時也有兩座寶塔:一座是八角木構樓閣型的七級寶塔,稱為東塔;另一座是磚砌密檐的六角七級寶塔,稱為西塔,又名為上塔。兩位監院好像並不知道要我們參觀什麼,在大殿禮佛之後,就想把我們送去寺內的餐廳午餐。後來我表示有一份禮物贈送,他們便把我們帶到客堂。我向他們要求希望拜見該寺所藏,宇內聞名的佛陀舍利,他們僅同意出家眾隨我前往,最好用了午餐之後才去。

為了趕時間去瞻仰舍利,很快地用完午齋,就帶著二十位出家眾,由二位監院引去法堂的二樓,也就是到藏經樓上瞻仰佛陀的舍利。起先我還以為舍利殿內的舍利寶塔之中,就是供著佛的舍利,不僅我在裡面禮拜,我們全體大眾,也跟著禮拜,就是沒有見到佛舍利。而現在的舍利殿及舍利寶塔,都是文革後新建造的。

上了藏經樓,見到已有七位比丘穿黃海青披紅祖衣,排列在釋迦牟尼佛像前的兩側,點燃了檀香爐,他們也沒有招呼我做什麼,但是我已經知道是要舉行一場隆重的讚頌佛事。我也老實不客氣地站在主位,雖然因為不准我們舉行任何宗教儀式,我既沒穿海青也未搭衣,我還是隨著他們唱香讚、拈香、禮拜、誦經、唱讚佛偈、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號、繞佛。然後讓我們站成一排,由一位老僧捧著一座小舍利塔,讓我們跪著逐一瞻仰。大眾還是繼續念本師釋迦牟尼的佛號。這顆舍利究竟有多大、是什麼顏色?會隨著各人的業力及善根而不同,我見到的是如黃豆大,淡灰色透明的;有人看到有小葡萄般大,是白色的;也有人看到如珍珠般大,是紅色的;也有人什麼也沒看到。但那位捧它的老僧,不斷地說:「看到嗎?懸在小鈴下,是黑色的哦!」

這場瞻仰佛陀舍利的佛事,使我們極其感動,他們那種慎重、恭敬、莊嚴的禮讚佛事,就能使人產生稀有難得的虔誠心和自感善根深厚的自信心。聽說,有人因為什麼也沒看到,或是看到黑色的小點,因此對自己的業障深重而覺得失望!這些人,不想懺悔業障,反而失去自信,實在是十分可憐的事。

文革期間舍利塔被毀壞,這顆裝在小塔中的佛陀舍利,被棄置於倉庫的雜物堆中,當寺院的老僧又能回到阿育王寺之際,便發現這兩千五、六百年以上的珍寶,依舊存在,這真是出於護法龍天的保佑,大家感到不可思議。

有關這顆舍利的由來,據說遠在中國周厲王時(西元前八七七─八二八年在位),中印度的阿育王統治全印度,為了弘傳佛法,造了八萬四千座舍利寶塔,內藏釋迦牟尼佛的肉身舍利,分送到世界各地。有的是直接派人送達,有的遣請護法神護送。

在西晉武帝太康年間(西元二八○─二八九年)有一位獵戶劉薩訶,後來出家,法名慧達,在病中夢見梵僧指引,要他去尋求舍利寶塔,行至浙江會稽的鄮山,忽聞地下有鐘磬之聲,他即誠心祈禱,越三日,果見舍利寶塔從地下湧出:「其塔色青,似金非金,似石非石,高一尺四寸,廣七寸,露盤五層,四角挺然,光明騰耀,眩人心目。」28釋迦牟尼的「佛頂真身舍利」,就懸在此小塔內的小金鐘裡面。此一舍利塔非以金與銅鐵之類鑄造,又非石雕、陶製。

這次我們見到的小型寶塔,也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此一小塔,沒有供在樓下舍利殿的舍利塔中,也沒有放在藏經樓的佛像之前,而是從另外一間密室中請出來的。等我們瞻仰過後,又由四位僧人恭恭敬敬地把那座舍利小塔請回了密室。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七一、近世諸大師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七三、歷代高僧.寧波到普陀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