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一九九六法鼓山大陸佛教聖蹟巡禮團開示——叮嚀篇
諸位菩薩此行到大陸來,要多體會祖師大德們的精神,這可以從他們的遺跡中體會到的。要把任何一樣東西都當作佛、菩薩、祖師的化身,到了任何一個道場,所看到的一草、一木都可能跟祖師們有關係,一片瓦、一塊磚也都可能是某位祖師大德在那裡修行過的。
我們明天要去九華山,請諸位菩薩一路上要念地藏菩薩聖號,少說話,少聊天,多體驗;體驗得佛法一句話,要比講十句閒話有用;同時也要多體會一下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宗教以及中國人的人情味。
一路上大家要保持莊嚴、愉快、輕鬆,我們全團有三百人,在任何地方都應保持肅靜,所經過的地方不是蝗蟲過境,而是三百位菩薩走過,不留下垃圾,不留下壞的印象,只留下莊嚴,以及法鼓山所倡導的「禮儀環保」的形象。
效法地藏菩薩發願
諸位菩薩們,你們也要發如地藏王菩薩一樣的願,業障重的人,要發願;業障沒那麼重的人,也要感恩,也要發願。
來九華山就是來發願,發願學菩薩。菩薩是怎麼樣呢?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今天我們登上九華山,就像是在佛國淨土,離開這片佛國淨土,回到社會上,則要努力把人間變成淨土,這就是法鼓山的精神。
不批評別人
請諸位菩薩們在任何場合講話,都不要有批評的態度,只要有批評就是不禮貌。
師父這麼多年來,一向不做批評,對任何其他的宗教不做批評,對任何人也不做批評。我曾經勸勉法鼓山的菩薩們,應該努力改善我們的短處,發揮我們的長處,對外只說我們的優點、長處;若是看到別人有優點、長處,就應該向他學習,但不要看、也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這一點心量一定要有,否則你就不是菩薩,就不慈悲。
千萬不要以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別人。這也就是我常說的:「不可以拿自己的鞋子,硬要讓人家穿。」因為這是不公平的。
祖師大德的內心世界
幾天來,每到一個道場,師父就告訴你們:「要進入祖師們的內心世界。」但是大家並不知道該如何進入祖師們的內心世界。
舉凡祖師們都是發了大願的,都是慈悲的、有大智慧的;為了眾生,不為個人;我們若是為了個人著想,為個人煩惱,為個人追求而與外界對立,都是沒有進入祖師們的內心世界。
祖師們的內心界是非常平和、慈悲、清涼的,也是非常有安全感的,隨時隨地能夠安詳、愉快、自在。你們的師公東初老人曾說過:「我們的口袋裡要有錢,銀行裡要有錢,但頭腦裡不要有錢;我們身體要有事,手上要有事,但頭腦裡不要有事。」為什麼呢?因為頭腦裡有事就會心煩,所以要學習著手上有事情,非常忙碌、精進地工作,但心裡面是沒有事,這也是祖師們的內心世界。
見面都是菩薩
今天我們將到天台山,那是智者大師的道場,所以今天到天台山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是智者大師在一千多年前所走過或生活過的地方。
諸位菩薩要想像、體驗智者大師還在的當時,心中要念著智者大師;就如同我們參訪靈巖山寺的時候,印光大師已經不在了,我就把當地的法師當作印光大師看;到九華山時,也把九華山上的人都當成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到任何地方,若是方丈不在,由當家師接待我,我就把當家師當作方丈,當成開山祖師。
我們用這種心情來參訪古蹟,才會有意義。否則,祖師們已經離我們很遠了,而我們所看到的人都是現代的人,如此我們將一無所獲。因為如果我們不能以恭敬心來看,不能以難得稀有的心來親近道場,即使我們生活在那個時代,見到了智者大師,也只會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和尚來看待。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9 步步蓮華|附錄一一九九六法鼓山大陸佛教聖蹟巡禮團聖嚴師父叮嚀語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