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追念指導教授.茶會懇談
十月十四日,星期二。
這一天我要到兩個地方辦兩件事:第一,是到池袋附近,位於雜司谷的本納寺,去為三位已故的指導教授,舉行追思紀念的儀式;第二,是下午去立正大學,接受歡迎茶會和演講會。
上午十點,我們一行抵達本納寺,它的住持是桐谷征一教授,聯絡安排的是北川前肇教授。桐谷先生這一家人,是我留學時代非常親切的朋友,包括他的父母、岳父母、太太及孩子,我也常常去他的寺院作客。他早期是一位西域史的專家,後來轉為中國佛經石刻碑拓的專家。因為該寺距離我的第一位指導教授,坂本幸男博士的住家很近,在他過世之後,也就借用該寺做為追思儀式的場所。
桐谷的岳父兜木正亨博士,是研究《法華經》寫本的專家,生前就是本納寺的住持,對我也有滿多的照顧,加上另外兩位指導教授,金倉圓照博士的家屬住在日本南端的鹿兒島,野村耀昌博士的家屬住在橫濱,因為路途較遠,不便前來參與。坂本教授遺下一子一女,還是住在本納寺附近,他的女兒當天也出席了這項紀念法會。

在本納寺全體團員與該寺人員合影
追思法會由我親自主持。九位隨行的出家弟子以及護法居士,分列於兩側,先唱蓮池讚,接著諷誦《阿彌陀經》、〈往生咒〉、《心經》以及念阿彌陀佛、迴向。前後半個小時,在肅穆莊嚴之中,帶著親切與和諧的氣氛。這在屬於日蓮宗派下的本納寺,誦《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乃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他們平常多半會誦《法華經》的〈方便品〉和〈壽量品〉,持誦《法華經》的經題,他們的創始祖日蓮聖人,甚至曾說過「念佛下地獄」的話,但是參加這項紀念追思會的幾位日蓮宗僧侶,都覺得滿有意義。
法會結束,先由桐谷征一教授,用中文致歡迎詞,使我們覺得非常親切。他對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的印象,以及這次回到東京,追思幾位指導教授的感想,做了簡短而帶感性的報告。然後由我發表感言,感恩三位指導教授,以及本納寺的兩代住持和他們的家屬。最後也請坂本先生的女兒,代表教授們的遺屬,致了簡短的謝詞。
由於我對於已故的四位教授,未能一家一家到他們府上拜訪以及掃墓致祭,只好每家致贈四十萬日元的現金,麻煩他們的遺屬,代替我買一些香花供奉了。
下午四點,我們一行到了立正大學,佛教學部部長三友健容教授已在校門口等待。先到一間接待室參與歡迎茶會,日本人稱為懇談會,因場地有限,我只帶了九位出家弟子,以及六位護法居士代表。立大的佛教學部有十位教授參加,除了互相贈送紀念禮品,我也將歷年來,在臺灣的各家出版社,給我的版稅收入三百萬日元,提供該校的佛教學部做研究開發,以表達我對母校的感恩和回饋的一點心意。
在會中,由北川前肇教授擔任司儀。致詞談話者有該校的前任校長渡邊寶陽博士、久留宮圓秀博士、三友良順博士。其中除了渡邊博士之外,其他四位,都曾訪問過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都發表了對我個人的觀感,以及中日佛教交流的心得。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0 空花水月|七○、應邀飛往東京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