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1 兩千年行腳|二○、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

聖嚴法師

二○、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

六月十九日,星期五。

當我於六月十五日,錄完了本書的第十九節,便著手為日本京都佛教大學的前校長水谷幸正博士七十大壽紀念,以三天的時間,寫了一篇〈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論稿,約一萬三千字,於六月十九日寄往京都。

這是我在一九九七年三月,為法鼓山內部的悅眾菩薩編寫出版《人間淨土》小叢刊以後,又寫了一篇比較學術性的關於人間淨土的論文。從印度的基礎佛學,到中國的大乘佛教,乃至於當代的太虛及印順兩位大師的著作,把人間佛教及人間淨土的思想,做了一次通盤的探討和介紹。我是從《四分律》《增一阿含經》《華嚴經》《法華經》、阿彌陀三經5、彌勒三經6《維摩經》《大般若經》《阿閦佛國經》《仁王般若經》《大涅槃經》《十住毘婆沙論》《六祖壇經》《宗鏡錄》、《太虛大師全書》,以及印順長老的《佛在人間》《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等經論著作中,得到的相關資料,做了系統性的論列。由這篇論文,可以明白法鼓山的理念,之所以要建設人間淨土的教理依據,是源遠而流長的,現在把這篇論文的提要抄錄如下:「世尊成道,是為救濟人類生老病死的苦惱,成道之後便開始將他證悟的佛法分享人間。初度五比丘皆證阿羅漢果。立即付囑他們,遊化人間,分頭弘法。

修行三祇百劫的聖道而成佛,其起點的初發心菩薩,主要是人間身的凡夫。修行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雖以信心、持名、發願往生為基本條件,但在《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均另有三福淨業等的往生因行。

中國的禪宗引用《維摩經》的『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主張心淨即是西方。由《觀無量壽經》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句,演成禪宗有唯心淨土的信仰,但能悟心,便在淨土。中國宋初的永明延壽依據《華嚴經.梵行品》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此倡導『一念成佛』,一念即生淨土。

本文除將中國淨土思想的發展,做了探源性的介紹之外,特別依據《大般若經》的成熟眾生嚴淨佛土,《法華經》的世尊即以此界為淨土,《維摩經》的直心是淨土,太虛大師的人間淨土,印順長老的人間佛教,綜合而成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脈絡:眾生(人)的心清淨而行為清淨,個人的身口意清淨而影響所處的社會環境清淨。在做往生佛國、嚴淨佛土的準備工夫階段,先要在人間自利利人,便是建設人間淨土。」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1 兩千年行腳|一九、參訪內觀禪修中心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1 兩千年行腳|二一、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座談會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