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3 真正大好年|三八、大陸古佛頭的因緣

聖嚴法師

三八、大陸古佛頭的因緣

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臺灣為了迎請中國大陸西安扶風縣法門寺的佛指舍利,到臺灣巡迴展示,為佛教界造成了三十多天的熱潮,從臺北、臺中到高雄,帶動了全臺灣三百多萬人,爭先恐後去禮拜供養。

阿閦佛佛首

就在這個期間的二月二十八日,有一位鹿野苑藝術之友會的負責人吳文成菩薩,和他的朋友林文山菩薩,給我帶來了一個訊息。說有一尊古石雕佛頭像,願意捐給我們法鼓山未來的歷史博物館收藏,問我要不要?如果要的話,會有幾位居士共同出資做這項功德,我說:「這倒是一樁好事。」

過了幾天,吳菩薩就把幾張佛頭像的照片拿給我看,我問他知道它的出處嗎?是大陸哪個地方?什麼朝代的佛像呢?他說不清楚,不過從造像的風格以及面部的痕跡來看,應該是隋唐或者是更早的造像藝術。

我還是有興趣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但是吳居士說要查這種骨董來源是很難的,於是我就想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中國藝術史專家林保堯教授,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看法而找到它的線索。林教授去看了那尊佛像之後,就判斷百分之六十至八十,可能是一九九七年山東四門塔失竊的那個頭像。因為他是研究山東青州以及四門塔的一位專家,最近數年內曾去過兩次四門塔,都因為出事而封閉了,沒有看到四門塔的四尊佛像。但是他從日本學者關野貞當年田野調查刊載的山東地區圖照裡,經過一一地對比,讓他突然猛醒地發現:「那不就是山東地區神通寺四門塔的風味嗎?」因此就拍了幾張佛頭像的照片,寄給他在山東大學的朋友劉鳳君教授。劉教授是該校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經過多次信件和資料的往返,他願意應邀到臺灣走一趟。

山東大學劉鳳君教授親自來臺鑑定佛首真偽,確認為山東四門塔遺失的古物。

多位專家共同細心鑑定佛首

到了七月十八日,劉教授和他的學生,也是現任神通寺四門塔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繼文,應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到了臺北。七月十九日,他們兩位在我們法鼓山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的中山精舍,與林保堯教授、吳文成菩薩以及我們基金會的胡正中主任,共同細心鑑定了兩個多小時,確定就是四門塔失蹤了五年的阿閦佛頭像。共有五項理由:

1.尺寸牟合:兩位劉所長帶來,測量四門塔上那尊殘像斷裂處的尺寸大小細麻繩,擺到佛頭的頸項處一繞,完全相同。

2.石材相同:劉教授取出一小塊攜自四門塔當地特有的白色花崗石材,一經對比,其色澤和頭像斷裂處完全一樣。

3.側形相符:根據劉教授帶來側面頭像描繪的檔案,和這個頭像對比,相當一致。

4.斑痕相同:據說四門塔在一九七二年大修之前,塔頂長年漏水,造成石雕像表面石皮,產生特有的赭紅色斑痕。特別是這尊阿閦佛像,從頭部的顏面右側而下,頸部、肩部以及佛身,都有相同的斑痕。

5.裂口對合:佛首在被盜走之前三個月,曾經已被鋸子在頸上留下了一道鋸痕,當時也拍了照片;連同第二次被盜走之時的鋸痕,以切斷面對比,也是完全一致。

因此,劉鳳君教授就為這尊頭像開立了一紙鑑定證明書。既然確定了這尊佛頭的來歷,我就宣布與其讓它身首異處,留在我們臺灣法鼓山的博物館,不如讓它身首合一的好。一則是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二年定為「文化遺產年」(United
Nations Year for Cultural
Heritage);再則響應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曾將二○○一年定為「文化資產年」;三則也是因為我們法鼓山正在提倡四種環保,推動三大教育,而佛頭像是來自於山東的四門塔,信眾捐給了法鼓山,法鼓山就把它轉贈回四門塔原處吧!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3 真正大好年|三七、《天台心鑰》得到中山學術著作獎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3 真正大好年|三九、「流轉.聚首」的展覽會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