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4 五百菩薩走江湖|二八、福清市黃檗山的萬福寺

聖嚴法師

二八、福清市黃檗山的萬福寺

十月十三日,星期日。晴。

昨晚抵達福州的長樂機場時,福建省佛教協會祕書長本性法師,也是福州開元寺的住持,已經率領著當地的比丘、比丘尼和居士代表,拉著一長幅寫著「熱烈歡迎臺灣法鼓山大陸佛教聖蹟巡禮團蒞閩參訪」的紅布條,在登機門的出口處等候我們。之後,他還一直陪著我們,直到我們離開廈門為止。

當天上午,我們留在福州的福清飯店休息,等待各班次的包機陸續抵達。十一時三十分進午餐,十二時三十分登上大巴士前往福清市郊外的黃檗山萬福寺。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抵達漁溪鎮梧瑞村的黃檗山。此山距離福清市二十多公里,是在十二個群峰環繞之中,猶如一座蓮花。它和百丈山、雲居山的地形狀況非常類似,而這座寺院就是建於蓮台正面的山坡上,腹地非常寬暢。

現任方丈是三十四歲的悲昇法師,他原籍山東,一九九○年畢業於福建佛學院。該寺在一九八九年成立了黃檗山萬福寺修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妙湛法師擔任,一九九○年悲昇法師畢業之後,就被妙湛法師推薦擔任該寺的住持;但他直到現在,還謙稱自己是監院而不是住持,其實除了他之外,並無另外的住持。

萬福寺的大雄寶殿

當天他帶著監院道昌法師和該寺的僧俗男女四眾,捧香案列隊到總三門迎接我們。我下車之後,遠遠就看到三門上掛著一幅歡迎的紅布條,寫著「熱烈歡迎臺灣法鼓山大陸佛教聖蹟巡禮團蒞寺參訪」。三門左旁有塊石碑,用金字刻著「黃檗山萬福寺」六個大字。接著經過三門殿、天王殿,而到了大雄寶殿。殿宇都非常地雄偉壯麗。天王殿的左右兩側,有兩座石塔;大殿的左右兩側,則有鐘樓、鼓樓。我們在大雄寶殿上香禮佛之後,就請悲昇法師為我們介紹該寺的歷史環境。

隨後我也對我們的團員開示說︰黃檗希運是臨濟義玄的師父,我是臨濟法門的傳承者,當然是黃檗希運的子孫,而萬福寺自然也是法鼓山的根源和祖庭了。經我這麼一說,大家就對這個道場有了歸屬感,深覺自己不是客人,而是回家的遊子。悲昇法師雖然年輕,但是非常厚重而謙虛,他把我當成長老法師接待,並說曾在我的著作中獲得許多法益,就是缺少親近我的機會。所以他和我們之間,也都覺得不是外人了。

隨後我們也參觀了大殿後面的藏經樓、法堂、觀音殿、禪堂,以及隱元禪師紀念園。

目前全球共有三處黃檗山萬福寺。第一座就是我們訪問的福州福清市的黃檗山;另一處是在江西新昌縣的黃檗山;而在日本京都的宇治縣,也有一座黃檗山。至於福州這座寺院稱為黃檗山的原因,和希運禪師有關。據說黃檗希運出生於福建省,幼時到黃檗山出家;這座寺院原是正幹禪師於唐德宗貞元五年(七八九年)創建的。最初名為「般若堂」,經過八年之後,擴建為「建佛寺」。後來希運禪師回到此處,由於全山遍植黃檗樹,所以命名為「黃檗山」;希運在此,前後共住了十九年。

黃檗樹就是香椿樹

那麼究竟什麼是黃檗樹呢?悲昇法師帶我到後山院中的山崁上,看到幾株兩丈多高的香椿樹,還有好多小株的香椿樹在旁邊。他告訴我說,所謂的黃檗就是香椿,我問他:「有沒有古代留下的黃檗樹呢?」他說沒有。因為這種樹,最多活不過一百年,樹身就會爆裂而死。我相信這個說法,我們所種的香椿,就是吃它的嫩葉,只要插枝就能活,很少看到一丈以上、比碗口更粗的香椿樹。因此它是藥用的植物,也是食用的香料,並不能做為建材。

首次在文獻記載中看到萬福寺的名字,根據資料,是在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相國葉文忠公奏請敕「萬福禪寺」四字匾額,接著在萬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賜藏經全套;明毅宗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請金粟密雲禪師任方丈;崇禎六年,費隱禪師繼其席;崇禎十年隱元禪師承其位。後來到清世宗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隱元禪師應日本長崎的崇福、興福諸寺的邀請,束裝率徒三十餘人東渡,七年後在日本京都宇治縣大和山,仿照福州萬福寺規模,開創了一座寺院,亦名黃檗山萬福寺。

希運禪師出家後,覓師訪道曾先後到天台山、長安,後來因為有人啟示他應參訪懷海,於是他又前往江西的百丈山。得到百丈的印心之後,他來到江西新昌縣的鷲峰山,創建了一寺。因為他懷念幼年出家的道場,所以也把這座鷲峰山的新寺院稱為黃檗山萬福寺。他就在此鼓吹直指、單傳的心要,他主張:「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唯傳一心,更無別法。」因此而被形容為「其言簡、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學徒,望山而趨,覩相而悟,往來海眾,常千餘人。」29在他一生中,主要弘化的道場,也就是江西的那座黃檗山。

不過在唐武宗會昌二年(八四二年)的法難期間,河南節度史裴休,以及任官於江西洪州的鐘陵,曾把希運禪師接到洪州龍興寺(亦名為大安寺)。然後在唐宣宗大中二年(八四八年),裴休又把希運禪師迎到宣州宛陵的開元寺,為建大禪院,請師說法。最後,希運禪師於大中四年八月(八五○年)圓寂於江西的黃檗山,留下了兩部文獻:《希運禪師傳心法要》以及《宛陵錄》

希運禪師的禪風對後來中國禪宗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的弟子群中,如有臨濟義玄、睦州道明(陳尊宿)、千頃楚南,以及裴休等十多人,對後世也有很大的影響,在他圓寂後,唐宣宗皇帝敕號為「斷際禪師」。其實臨濟宗的禪法應該就是黃檗宗的禪法,只是到了臨濟義玄以後,門庭大盛,所以又開出了臨濟宗以及以下的黃龍及楊岐兩派。在我的《禪門驪珠集》內,有蒐集他的事蹟和語錄,例如他說「大唐國裡無禪師」、「擇菜去」、「噇酒糟漢」、「黃檗禮佛」,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公案。

而日本的那一座道場,是因為隱元禪師不忘出身的根本,效仿希運禪師而創建的,所以也稱此道場為黃檗山萬福寺。這就是飲水思源、知恩報恩的精神。

這也正是我要回到大陸去做佛教古蹟巡禮的出發點之一。不論是民族、宗教,對於淵遠流長的血統、文化和祖先的智慧,以及各種各樣的遺產,都必須要有認同和傳承的責任。所以佛教徒要到印度去做佛陀古蹟的巡禮;穆斯林要去麥加朝聖;猶太人念念不忘耶路撒冷;羅馬天主教徒則希望去義大利聖彼得大教堂朝覲。而日本佛教徒的各宗各派,尋根探源都是到中國大陸,譬如說天台宗到浙江的天台山國清寺;密宗到中國陝西的青龍寺;唯識宗到西安的大興善寺;禪宗的曹洞宗要去南嶽的南台寺、江西洞山的普利禪寺,以及浙江的天童寺;黃檗宗就到福清的黃檗山。而且他們對於中國的祖師,特別是和他們的法源直接相關者,都非常地重視,除非已經找不到寺廟遺址,否則一定會一次一次地組團參拜。又如鑑真大師對日本戒律的開創和弘揚有重大貢獻,因此他們對於凡是鑑真大師在中國大陸到過的道場乃至地點,都被認為是他們的法源。

由於日本黃檗宗曾經前來參拜祖庭,便特別在福清的黃檗山境內,建了一座隱元禪師紀念院。院中有許多棟建築物,其中的主殿,就是隱元紀念堂。堂中所供奉的隱元禪師塑像,是依據日本收藏的畫像複製好了送來的。此外,他們還對黃檗山做了若干捐獻,從他們所立的碑文可以看到,捐資興建的共有五項:

1.禪堂(選佛場)建築面積三百五十七平方公尺。

2.禪堂前後庭院綠化,面積九百平方公尺。

3.禪堂橫東司(洗手間),面積五十三平方公尺。

4.古黃檗山萬福寺塔院,面積三百一十五平方公尺。

5.費隱亭及四周綠化,面積八百一十五平方公尺。

隱元紀念堂內供奉的隱元禪師像

另外我們還看到了七塊碑文:日本黃檗宗訪問古黃檗祖山記;隱元禪師紀念碑;隱元禪師頌德碑;東渡僧人供養碑;隱元禪師詩偈二首碑;一座立碑上面寫著:「日本黃檗山萬福寺開山隱元禪師東渡振錫之聖地」,這座立碑是一九八九年由趙樸初居士所寫;以及重修古黃檗山萬福寺塔院碑記等。從這些紀念物的記載,可見日本人對於源頭祖庭的重視。

我們中國人實在應該覺得慚愧,歷代祖師所建的道場,總是會被一次一次地破壞,而日本的古寺院則只有一次一次地修復,很少被徹底毀滅過。我真懷疑為什麼自稱為文明古國的中國,會如此地野蠻?除了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的所謂「三武一宗」的滅佛運動,還有清朝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洪楊之亂,以及二十世紀中葉的文化大革命,都曾大大破壞毀滅了佛教的文物。這種狀況在日本,不是絕對不曾發生過,卻不會如此嚴重。所以我常常感嘆,中國有人用智慧創造文化,也有人用暴力毀滅文化,這都是活生生的中國歷史。

於黃檗亭前,與黃檗女眾學院師生合影。

黃檗山的範圍實在很大,我參觀了庭院,拜了祖塔,又到了一座掛有一面號稱是世界最大銅鼓的黃檗亭。此時該山女眾學院的三十多位師生,正在亭前拍團體照。由於我的到來,所以也請我加入拍了一張合照,這讓他們感到既意外又驚喜。他們恭敬地合掌為我迎送,其威儀令人讚歎。

現任福清黃檗山住持悲昇法師,年紀雖輕,卻非常有心,當我回到美國之後,還接到他的一封信。因為那天我們來去匆匆,他沒有時間可以向我請教佛法,感到十分遺憾。這封信寫得非常誠懇,文字的修養也很有深度。茲錄如下:

聖嚴老法師獅座下:

拜讀示函,如飲醍醐,無任歡喜。

法師譽滿寰宇,望重宗門,愚忝居黃檗法席,然所學所知,得益法師著作甚多,兩岸雖隔,然執侍左右之念未泯,公因緣會遇,得償夙願,千古欽式,舍師而誰,所遺憾者法師來去匆匆,未能多聆法要,尚祈法師慈悲,二六時中悅賜棒喝之音,以警昏昧,用開愚頑。愚尚有一願,乞法師玉成,望為本山書「黃檗」二字,以作鎮山之寶,忝增黃檗勝景,祖道情長,唯師為繼,黃檗鬱鬱,乞師恩滋。耑此 恭頌

法躬康宇,如意鈞安

讀了他的信,我感到非常慚愧,也覺得非常欣慰。慚愧的是,我回到祖庭,不但沒有任何貢獻,反而打攪了他們。我還記得很清楚,在全部的行程中,每個寺院都只有列隊迎接,而唯有這座黃檗山,除了迎接,當我們離開時還列隊恭送。男女兩眾的佛學院出家學僧,以及常住的住眾一百二十多人,分別穿著黃、黑兩海青,搭著衣,如此列隊迎送,一路上也只有這個道場。而悲昇法師來到黃檗山已經十六年,都是做著行政的工作,以及負責男女兩所佛學院的教育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中他還能夠寫出如此情文並茂的信,實屬難能可貴。黃檗祖庭能有像他這樣一位真正的龍象人才,真的讓我欣喜。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4 五百菩薩走江湖|二七、從合肥到福州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4 五百菩薩走江湖|二九、福州怡山的西禪寺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