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4 五百菩薩走江湖|二九、福州怡山的西禪寺

聖嚴法師

二九、福州怡山的西禪寺

西禪寺住持趙雄法師親自迎接入大殿

我們離開黃檗山,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抵達福州市西郊的怡山西禪寺。此寺的原任方丈是明暘長老,在去年卸任之後,由嗣法門人趙雄法師接任。他今年才三十四歲,一九八二年落髮,到該寺已經十四個年頭。他出生在福建省羅源縣,在明暘長老任方丈時,他就擔任監院,目前他也兼任福建省佛教協會副祕書長。當我們抵達該寺時,他也帶領兩序大眾,三十多位比丘,以及數百位信眾,穿海青、搭著衣,捧香案列隊在三門口拈香恭迎。大三門門楣上的匾額寫著「八閩名剎」,下面懸掛一長幅紅布條「熱烈歡迎臺灣法鼓山大陸佛教聖蹟巡禮團蒞寺參訪」。

穿過兩進丹墀,就進入了大雄寶殿。它的庭院很有特色,花草樹木整齊清潔。在大殿上另有一項特色,就是有一對銅鑄的十二、三歲高的童子像,分站在門內正中的內側,肩頭上各有一朵蓮花形狀的燭台,以及一支蠟燭形狀的電燈台,頂端就是亮著的燈泡。我問本性法師這是什麼像?他說不知道,就是蠟燭台,而且在福建省的各大寺院,都有這樣一對童子像,至於什麼出典,他也不清楚。

這位年輕的住持非常優秀而有才華,他寫得一手極好的隸書大字。他送我的禮物就是親手寫的隸書對聯:「華雨禪心寂,松風鳥語清。」他也把這座古剎經營得清淨莊嚴,很有規模,特別是新建的「華嚴三聖閣」,更是壯觀雄偉,是該寺的一項特色。三聖閣創建於一九九二年,閣中供有銅鑄的華嚴三聖像,配以漢白玉砌成的底座,精美莊嚴。居中者為毘盧遮那佛像,連同佛光屏高十八公尺,重二十噸;兩側分別為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像,各重十五噸。

此外還有五百羅漢堂,庭院中有座二十公尺高的白衣觀音大士立像,以及十五層六十七點五公尺高的「報恩寶塔」,這都是在其他寺院沒有看到過的。當時雖已夜色朦朧,看來還是極為壯觀。

該寺最老的古物,應該是一棵宋朝時候就有的荔枝樹,已是國寶。據說從明朝開始,寺僧每年會舉辦荔枝會,邀請地方人士前來啖荔,故每年從小暑至末伏,當地人有到怡山啖荔的時尚,留下不少啖荔的詩篇。

西禪寺住持趙雄法師贈送墨寶

西禪寺據說是創建於隋朝,未久,即廢塌。唐懿宗咸通八年(八六七年),從湖南長沙迎請百丈懷海的弟子大安禪師來此重建。他和黃檗希運、溈山靈佑是同門、同時代的人。此寺初名「清禪寺」,後改為「延壽寺」。到了五代的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又改為「長慶寺」;到了宋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年)敕號為「怡山長慶禪寺」。又由於福州城的東南西北四郊,各有一座禪寺,西郊的這一座,就被通稱為「西禪寺」。它雖然跟黃檗山是同時代,因為大安禪師之下傳承者不詳,所以這座寺院在歷史上也不是很有名,但由於它是一座古剎,廢了之後總還是會有人來重建的。

該寺占地兩百餘畝,一口放生池就有二十五畝。建築物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崇德堂、鐘鼓樓、祖堂、明遠閣、禪堂、念佛堂、丈室、新客堂、觀音閣、玉佛樓,以及前面所講的華嚴三聖閣、報恩塔、觀音立像,總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公尺。最尊貴的鎮寺之寶是康熙皇帝御筆所寫的《藥師經》,可惜我們時間不夠,沒有拜見。

該寺最大的法緣和財源,主要是來自所屬的各分院,在中國國內有西湖開化寺、於山護國寺、觀音閣、塢尾頭陀寺、長樂文殊寺等;國外有新加坡雙林寺、馬來西亞檳城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二府廟、溫陵會館等。這些分院,歷來都是由西禪寺派出僧人常住管理。二十世紀的八○年代以來,有一位西禪寺所屬的海外寺院住持談禪法師,聯繫廣大海外信徒,捐資上千萬,重修殿宇,對復興西禪寺祖庭,做了很多的貢獻。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4 五百菩薩走江湖|二八、福清市黃檗山的萬福寺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4 五百菩薩走江湖|三○、接見貴賓、記者與關懷團員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