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6 美好的晚年|九、我最開心的一天二○○七年四至六月記事

聖嚴法師

九、我最開心的一天二○○七年四至六月記事

四月七日,星期六

經濟部資深專員曹四洋先生偕夫人許美珠女士,上午到法鼓山上拜訪我。我和他們夫婦許久沒見面了,一九九七年我到義大利訪問,當時曹四洋菩薩擔任我國駐梵蒂岡大使館組長,便是由他接待我,也受邀到曹府用過幾次便餐,由曹夫人為我做素食。後來他們全家都皈依三寶。當時曹夫人也帶著我到梵蒂岡做了半日參訪,她對梵蒂岡的種種如數家珍,使我受益匪淺。

曹四洋夫婦上山來訪,對山上的建築非常讚歎,說是與歐美的大教堂相較,一點也不遜色,特別是大殿迴廊及大殿前的天然山脈,更勝梵蒂岡一籌。梵蒂岡的屏障是人工建成,用許多柱子包裹起來,像是兩個半圓形,法鼓山的山勢則是天然所成。

中午,美國康乃爾大學醫學教授王忠烈醫師,以及臺大醫院廖朝崧醫師、外科主治醫師蔡孟昆醫師等人,也上法鼓山參訪,我同他們用了餐敘。鴻海集團郭台銘總裁與其母初永貞老夫人,當日來訪,一起加入了餐敘。

王醫師等人與我討論了是否要裝設心律調整器一事,我自己覺得沒有必要,他們評估我的狀況,也覺得還不需要。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建議我裝設心律調整器,但是我覺得很不方便,況且我的心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經過多年艱辛努力,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建設陸續完成,聖嚴法師多年來培養佛教人才的願心,也正逐步開花結果,終於有人能承擔起這份如來家業。

四月八日,星期日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現為法鼓佛教學院)上午舉行揭牌暨首任校長惠敏法師就職典禮,成為國內第一所獲教育部核准的佛教研修學院,也是第一所獨立宗教研修學院。這一天,我已等了三十年,我說這是我最開心的一天。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在聖嚴法師親自主持監交下,研修學院籌備處主任李志夫教授將印信移交給首任校長惠敏法師。

我們為了成立佛教研修學院,向教育部爭取了二十多年,特別是臺灣大學的恆清法師與中華佛學研究所的李志夫教授,為此長年奔走於教育部和立法院之間,我們是永遠不會放棄的,鍥而不捨地努力爭取,這是我一輩子的心願。

下午,中華佛學研究所歷年來共二十五屆的傑出校友,也回到法鼓山出席校友會,我到了行政大樓的海會廳關懷他們,也做了簡短開示。我很高興有這麼多的校友回來,這些校友目前都各有所長,在不同的地方服務。

四月九日,星期一

四月九日起至十三日,一連五天,到臺大醫院回診。這次回診做膀胱鏡檢查時,發現在我膀胱內長了四顆小腫瘤,大小各約莫零點四公分,由泌尿腫瘤科蒲永孝醫師為我切除,同時做了三天化療。

每次化療約一小時,在我體內注射化療藥劑,非常不舒服,藥物似在體內啃咬著我。以我的忍受度,大概只能忍受十五分鐘,而化療需時一個鐘頭,所以我是忍痛忍了一小時,才把藥劑排出體外。

十三日出院以後,因為先前做的化療,經常有血尿現象,出院後並沒有改善。醫師要我多臥床,少走動,因此十六日再度回院,至二十二日出院,又住了一星期。由於這次是突然住院,正值主治醫師蒲永孝醫師出國,故由黃昭淵醫師代理。而原訂四月十七日舉行的精神講話,及十九日僧活營開示均取消,唯四月十五日在農禪寺舉行的皈依大典,我還是到場講了開示,共有一千七百多人皈依。我們的皈依典禮,一年舉行四次,每次都有一千五百人到兩千人參加,人數並不算多。

四月二十八日,星期六

這是我一次新的經驗,應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邀請,下午在臺北誠品書店信義店的六樓視聽室,與該學會的首席探險家:維德.戴維斯(Wade
Davis)博士做了一場對談,主題是「世界盡頭的光明」,由知名媒體評論工作者陳文茜女士主持,主要討論環保、心靈科學及全球氣候變遷等議題。

國家地理學會出版一本《國家地理雜誌》,有英文版,也有中文版,我是該刊長期的讀者。陳文茜女士很優秀,這是我和她首次見面。

五月一日,星期二

我的一本英文書Subtle
Wisdom
今天發行中文本,書名是《禪門第一課》,由薛慧儀女士翻譯,法鼓文化發行。Subtle
Wisdom
原來是由東初禪寺的法鼓出版社出版,並交由美國當地知名的雙日出版社(Doubleday)印行,在美國算是一本長銷書。

聖嚴法師與維德.戴維斯於「世界盡頭的光明」座談會上,展開一場環保議題的深度對談。

五月八日,星期二

中午在農禪寺舉行一場聯合董事會餐敘,共有五十三位董事出席。我在會中說明法鼓山各基金會的成立緣起、目的事業與功能。

為承先啟後,聖嚴法師不只致力於保存漢傳佛教傳統文化,更努力創新與培育人才,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時代先鋒。

我們最早成立的法人團體是中華佛教文化館,其次是中華佛學研究所,第三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由於中華佛教文化館隸屬臺北市,只能辦臺北市地區的關懷活動,無法行及其他縣市,故另外成立了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興辦全國性的文化教育事業。慈善與建設道場的工作,則由日後成立的法鼓山佛教基金會主責。

法鼓山體系下第一個成立的寺院宗教法人是雲來寺。法鼓山與農禪寺,雖比雲來寺建得更早,可是法鼓山最初申請的名義是中華佛學研究所,屬於教育機構;農禪寺則至二○○四年,才取得宗教法人的資格,由臺北市政府定為臺北市歷史建築,正式登記的時間晚於雲來寺。

在法人團體基金會方面,尚有法鼓山慈善基金會、大愛基金會、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及聖嚴教育基金會等。慈善基金會的成立,可追溯我的師父東初老人早期於文化館興辦的冬令救濟,到二○○一年,我們正式成立了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把慈善賑濟的範圍擴大到全臺灣,乃至中國大陸以及國際社會,凡是需要救災馳援的地方,皆盡力而為。

在二○○○年成立的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則主要致力於社會教育與關懷工作,之於人心的安定及推動大學校園人文思想等,在兩岸都有建樹。聖嚴教育基金會成立於二○○六年,主要宗旨是研究及推廣我的著作和思想,使得以深刻化、普及化與國際化。現在我有一些著作,已發行簡體版及譯成各國語文,也把我的英文著作轉譯成中文,並且舉辦聖嚴思想學術研討會,探討我的思想與當代社會對應、融合及可能的影響等。

成立這個基金會的目的,不是為我個人,而是將我這數十年來投注佛教的心血,經過學術討論,予以深度分析、論述及分享,成果還是奉獻給我們的社會。此外,法鼓大學與法鼓佛教學院,也都成立了法人組織。

在這些董事會中,除了中華佛教文化館、大愛基金會之外,其他基金會的成立基金,都是由我來籌措,包括歷年來我的出書版稅以及信眾的供養。同時,我在日本立正大學設立獎學金,及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設立「聖嚴漢傳佛學講座教授」,多數的基金也都是由我籌措出來的。

五月十日,星期四

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設置的「聖嚴漢傳佛學講座教授」,本日舉行締約儀式,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施建昌菩薩偕執行長蔡清彥及董事楊蓓等數人為代表,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執行締約,哥大校方則從校長李.寶靈(Lee
Bollinger)博士、國際事務部副總務長保羅.安德爾(Paul Anderer)教授、東亞語言文化系主任羅伯.哈默斯(Robert
Hymes)教授及宗教系主任羅伯.舒曼(Robert
Thurman)教授等都到了現場表達祝賀。首任教授為哥大宗教所教授于君方女士擔任。

五月十三日,星期日

母親節這天,安和分院及法緣會共同策畫,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辦了一場盛大的「大願祈福感恩會」,同時慶祝母親節與浴佛節兩大節日。我因有行程,無法到場,只有事先錄製一段祝福的影片,向策畫活動及現場參加的民眾表達慰勉及祝賀之意。

五月十九日,星期六

紐約東初禪寺在這天舉辦一場遷建募款的義賣餐會,地點選在紐約的拉加第亞機場萬豪酒店(New York
LaGuardia Airport Marriott),由方丈和尚親自出席,我則事先錄製了一段影片,與大眾致意。

五月二十六日,星期六

自五月二十六日起至二十九日,泰國政府在曼谷佛教城及聯合國亞太總部舉辦盛大的衛塞節慶祝活動,同時適逢泰皇八十大壽,我們派了方丈和尚出席,並在二十八日的大會議程上,代我宣讀〈佛教是推動世界永久和平的希望〉一文。

六月二日,星期六

「遊心禪悅」巡迴書法展開幕,聖嚴法師被大批的媒體記者圍繞,圖中的書法,正體現了法師的心境。

「遊心禪悅」巡迴書法展,首站到了臺南新光三越西門店展出,共展出八十一件,展期自五月三十日起至六月十日。於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式,我親自到場致意。

六月七日,星期四

臺北蒙特梭利幼稚園校長胡蘭女士偕夫婿吳紹麟先生,下午到聖基會辦公室來看我,代表吳紹麟先生的姨父李家昶老先生,將夫人李吳麗英女士的身後遺產,捐作法鼓大學興學經費。

六月九日,星期六

一位印度裔的美籍人士亞俊.達瓦尼(Aju Daswani)先生的小兒子莫希特.達瓦尼(Mohit
Daswani),上午到法鼓山來看我。亞俊.達瓦尼先生是美國東初禪寺發行的一份《禪》雜誌(Chan
Magazine
)長期的贊助者,他也經常在紐約參加我主持的禪修,他們全家我都熟識。我為他們全家人祝福,祈求平安。

六月十六日,星期六

交通大學校友會一行兩百多人,上午來山參訪,這是由社會菁英禪修營學員邱再興菩薩接引,我到了簡介館和他們見面,同時介紹法鼓山的定位,不是一般傳統的香火道場,而是以三大教育為基石的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同時,十六、十七日兩天,工商倫理委員會一行六十餘人在山上舉辦二日禪修,十七日下午我到場做了簡短開示。我認為,工商人士應該多多參加禪修,這對工作及事業管理都是有幫助的。

六月二十四日,星期日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先生偕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先生的公子無荒、無忝與千金無恙,上山來拜訪我,另有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周功鑫女士等人同行。孝公生前與我有多次互動,在我們舉辦的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時,故宮還特別配合展出佛教文物特展,這在當時是一項創舉。

聖嚴法師的著作是佛教珍貴的法寶,學識豐富的法師,本身就宛如一座活的佛教圖書館。


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先生和夫人張杏如女士,上午到中正精舍來看我。他們的寓所也在精舍鄰近,時常為我送來有機農產品,都很新鮮,也很健康。這次是我主動邀請他們,向他們表達感謝,也希望他們能夠參加禪修,護持法鼓大學。張杏如女士是我們第三十屆菁英禪修營學員,而何壽川菩薩忙於事業,至今還沒有參加,我希望他還是能撥出時間參加禪修。

六月三十日,星期六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下午在臺北圓山飯店辦了一場「新時代.心倫理」座談會,邀請前監察院長錢復先生、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先生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張淑芬女士,與我一起座談,由知名主播葉樹姍女士主持。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先生也到場致詞,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則坐於觀眾席上,在互動時間,也給了我們一些回饋。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6 美好的晚年|八、遊心禪悅二○○七年一至三月記事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6 美好的晚年|十、不一樣的法鼓大學二○○七年七至九月記事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