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6 美好的晚年|十三、啟動心六倫二○○八年四月至七月六日記事

聖嚴法師

十三、啟動心六倫二○○八年四月至七月六日記事

四月一日,星期二

新書《覺情書——聖嚴法師談世間情》由法鼓文化出版,這本書也是從《大法鼓》的節目集結而成,之前已有《找回自己》、《從心溝通》及《真正的快樂》等數冊,也都是從《大法鼓》的節目內容,一則一則整理出來。

前彰化縣長,也是前中央選舉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黃石城先生,下午到安和分院來拜訪我,與我談起教育、人品提昇及環境保護等議題。黃前主委是我多年的舊識,早期我到彰化演講,時任彰化縣長的他,必定到場來看我,即使日後當了選委會主委而遇我有彰化之行,還是會來見我一面。現在他已辭去中央選委會主委,全心投入公益事業,我邀請他協助我們推廣「心六倫」及「防治自殺」運動,獲他應允,目前已是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顧問。

四月三日,星期四

前行政院院長謝長廷先生上午偕葉菊蘭女士及李應元先生,到中正精舍來拜訪我,我以心靈環保的一席話贈勉謝先生。心靈環保即是佛法的精髓,可分成信仰、理解與實踐的三種層次,最終則是要超越自我中心,如《金剛經》中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講這一席話,謝長廷先生聽得很用心,也問了我一些問題,葉菊蘭菩薩則是當場落淚,李應元先生則勤作筆記,這都讓我印象深刻。

下午在中正精舍,見了早期西方弟子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保羅.甘迺迪是我在一九七五年底赴美以後,第一批跟著我修行的弟子之一,也是我在美國期間,在我座下披剃出家的第一人,法號果忍,後來他還俗了。果忍來看我,是因他在美國知悉我害了病,特別到臺灣來看我。

四月五日,星期六

過去為我及農禪寺住眾擔任醫療顧問的陳啟茂醫師,上午偕夫人及友人一行上法鼓山來看我,我當場為他們夫婦見證皈依,這也是我的報恩。

陳醫師在多年前的一場車禍之後,身心皆受影響,近年來,更經常感到身旁有些異常的訊息與音聲在干擾著他,全家人為此憂心不已。其實有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在身心極度疲累的狀況下,如果不能適時調解放鬆,難免會心生害怕恐懼,身心也就無法安寧,接著就可能產生幻聽、幻覺等現象,甚至出現夢魘。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多休息,自己不要緊張,也不必恐慌,而要練習著把身心放鬆,情況就會漸漸轉好。

但是,我也要讚歎陳醫師,儘管這些年他有病在身,身心不太安穩,但仍是不減學佛的信心,這是非常堅定的三寶弟子才能做到的事。他們夫婦來看我,我想我能做的事,除了為他們祝福以外,就是為他們主持見證皈依,也是滿他們的一個願。過去他們夫婦倆曾在元亨寺的菩妙長老座下皈依,現在是再次皈依,這也沒有關係,主要是我對他們夫婦倆的祝福,也是我的報恩。現在他的診所已經停業,安心養病,我也勉勵他,學佛修行不能中斷。

四月八日,星期二

法鼓佛教學院上午在法鼓山國際會議廳舉行週年校慶,同時與臺灣科技大學締結姊妹校。這場簽約儀式,由我及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共同為代表,與臺科大陳希舜校長共同締約。

聖嚴法師參加法鼓佛教學院週年校慶,並且對於法鼓佛教學院與臺灣科技大學締結姊妹校,增進學術交流,樂觀其成。

四月二十日,星期日

農禪寺上午舉行一場祈福皈依大典,有一千三百餘人參加。在皈依典禮中,有個外道團體蓄意鬧場,干擾儀式進行。其實這並不是首例。農禪寺近半年來,經常受到一個外道團體干擾,例如在我們辦法會活動時,他們會有一群人,摻雜於共修菩薩之中,破壞活動進行,甚且侵擾住眾的生活空間,蓄意破壞道場。後來經過我們謹慎處理,就把這件事給化解了。

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二

上午我在雲來寺大殿,同步透過視訊,為專職、僧眾及各地護法悅眾舉行精神講話,介紹了「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及「增上緣」等四種緣。

精神講話以後,我在雲來寺見了專程過來的前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先生,他的夫人也一同前來。在農曆年前,蘇前院長已來看我一趟,當時他的老太太及夫人也都來了。因為在那次談話之中,我向蘇前院長提起政治人物當有誠信,頗獲他的認同,當時我也對他說,我會寫一幅「誠信」送他。由於他收到我的書法,特別來向我致意。

蘇貞昌先生在農曆年前返南部家中過年,因此無法出席除夕夜我們在法鼓山上舉行的撞鐘祈福活動。不過我在除夕夜的一席談話,他很快即從網路上瀏覽,尤其對我講的「說好話、做好事、轉好運」,他說很受用,非常認同。

午後返回中正精舍,開始口述《美好的晚年》一書,記述我於二○○五年八月底害病以來的晚年生活。

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三

法行會晚間假臺北市豪景飯店舉辦定期悅眾會議,並且進行新任會長改選,我與方丈和尚都到場出席。法行會新選出的會長是張昌邦菩薩,他是財經背景,過去在蕭萬長菩薩擔任會長期間,即從旁佐助,擔任副會長的工作。蕭萬長菩薩即將就職,成為國家的副元首,因此辭去法行會會長一職,但他仍將是法鼓山的義工,繼續協助我們推動「心靈環保」理念及「心六倫」運動。

法行會素來有法鼓山「智庫」的稱譽,可是,智庫僅只是法行會功能之一,法行會應該能朝全方位發展,支持法鼓山辦的各項活動,確實負起法鼓山理念及活動的支持者與推動者,這是我對法行會的勉勵。

社會菁英禪修營自開辦以來,參加的學員都很受用,也很肯定我們辦這樣的活動,因為禪修對於身心的安定,幫助很大。未來我希望法行會的定期聚會,能夠增加一些佛法法義的進修課程。

四月二十七日,星期日

再生緣生物科技公司的總裁謝忠弼先生,偕何美慶夫婦及書法家林隆達夫婦,由專案祕書廖今榕菩薩陪同,上午到法鼓山來拜訪我。林隆達菩薩曾為我的書法展擔任評鑑,也替法鼓山寫了一些字,而他是謝總裁的書法老師,因此相偕來看我。

五月四日,星期日

中國文藝協會九十七年第四十九屆文藝節慶祝大會文藝獎章頒獎典禮,下午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我受文藝協會理事長愚溪先生推薦,忝列為本屆榮譽文藝獎的得主之一,獲頒「文化貢獻獎」,由準總統馬英九先生親自頒獎,同時我也代表得獎者致詞。前教育部長郭為藩先生、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先生及詩人鍾鼎文先生等藝文界名人,都出席了這場盛會。

五月十日,星期六

上午我到光啟社拍攝第一階段的「心六倫」公益短片,與我共同拍攝的有:「族群倫理」代言人蕭萬長先生,以及「職場倫理」代言人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先生。為這一系列公益廣告執行拍攝的是導演王念慈菩薩。王念慈菩薩是天主教徒,她與榮譽董事會會長劉偉剛菩薩是熟識,劉偉剛菩薩便把她介紹給我們,從二○○一年的《大好年》公益廣告開始合作,往後我們需要拍攝公益廣告,多是邀請王念慈菩薩幫忙。

聖嚴法師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的「文化貢獻獎」,由總統馬英九親自頒獎。法師不但著作等身,作品更對佛教教育、社會文化與世界和平影響深遠。

去年,我們舉辦了「關懷生命獎」,同時推出《防治自殺》公益短片,成效非常好,我也非常感謝媒體給了全力支持,從電子媒體到平面媒體,都是免費提供時段和版面來配合我們的宣導,成果可說是非常成功的。而今年是「心六倫」的啟動年,我們也想要拍攝公益短片,特別邀請到政治界、演藝界及工商界等六位名人,擔任「心六倫」運動的義務代言人,呼籲我們的社會重建這個時代需要的倫理新價值。這六位代言人,除了今天與我共同拍攝的準副元首蕭萬長先生以及嚴長壽總裁,後續還有影星林青霞女士、功夫皇帝李連杰先生、知名主持人張小燕女士,以及知名歌手蔡依林小姐,也將與我一同拍攝「心六倫」公益短片。

五月十一日,星期日

今天是母親節,也是佛誕節,在法鼓山上及各地分院都辦了慶祝活動。臺北安和分院則與法緣會共同策畫,連續第二年在國父紀念館辦了「好願祈福感恩會」活動,下午我到了國父紀念館會場關懷大家,這個活動辦得很成功。

同時,上午我在雲來寺見了專程來訪的建國科技大學董事長吳聯星先生等人,同行有我們的一位資深悅眾,即彰化縣政府的社會處處長陳治明菩薩。我向吳董事長介紹了法鼓山三大教育及興建中的法鼓大學,也為同行來訪的十餘位菩薩見證皈依三寶。

五月十二日,星期一

準副總統蕭萬長先生,上午偕友人合森企業董事長戴一義夫婦、聯一綜合投資董事長林新一先生,以及新加坡中策集團董事長黃鴻年先生等人,到中正精舍來向我拜會。我同他們分享了法鼓山的理念,也介紹了興建中的法鼓大學。

午後,中國大陸四川省的汶川縣,發生了芮氏規模七點八的大地震,我們在第二天立即成立救災指揮中心,由於此刻方丈和尚正前往美國巡迴關懷,便由我親自指揮,召回正在新加坡弘法的副住持果品法師,負責前往四川賑災。這次大地震造成的災情非常慘重,死傷及失蹤人數逾十萬人,在我們成立救災指揮中心後不久,即獲得中國政府同意,讓法鼓山、慈濟功德會及紅十字會這三個團體前往災區進行救援,這個消息也透過媒體的報導,並由媒體主動刊出包括法鼓山在內的三個救援組織的捐款帳戶,因此我們收到的民眾愛心捐款,相當踴躍。

五月十五日,星期四

行政院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菩薩,上午到中正精舍來拜訪我,她是主動來探望我,叫我一聲師父,是我的禪修弟子。她最早在農禪寺和我打禪七,之後赴英國留學,也參加了我在威爾斯主持的兩次禪修,但是自此以後不見蹤影,直到這天她來看我,我才知道原來我有這麼一名弟子。

賴幸媛菩薩在英國完成學業,返回臺灣以後,先是在國安會服務,後受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推薦,擔任台聯黨的不分區立委,接著在陳水扁總統時期也受到重用。其實,她與李前總統及陳總統並沒有特別淵源,是因才華受到賞識,而被延攬重用。她本身具有財經背景,並沒有政黨色彩,現在也受到新政府的重用。

我勉勵她,既然學了禪修,就要把禪法融於工作之中,把握因緣,及時奉獻。在工作上,要調整自己來適應工作,而非讓工作來適應自己。遇到問題時,則用「四它」來處理。後來,我也寫了一副對子送給她,上下句為:「中規中矩慈悲心,適才適所和為貴。」

五月十七日,星期六

汶川大地震災後第六天,正值週末,我們在農禪寺舉辦了三時繫念法會,為受災民眾祈福。此外,由中國電視公司、中天電視台與紅十字會合作的《把愛傳出去》募款晚會,訂於十八日晚間現場直播,媒體也於下午到農禪寺來採訪我,要我為受災民眾講幾句勉勵的話。我提出了三點呼籲:第一,儘管物資缺乏,交通中斷,受災民眾仍要自立自強,等待救援;第二,要保護自己,避免生病受傷,及避免空氣與水源的汙染;第三,珍惜生命,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同時,也說明法鼓山針對汶川大地震,將進行災後三階段的救援工作:第一階段,發放民生物資;第二階段,協助災區重建、認養孤兒;第三階段,則是安定心靈的重建工程。其實,稍早發生的緬甸風災(五月二日),法鼓山也派了救援小組前往賑災。

我已是個年邁的老人,一個老人流淚是很正常的,尤其值此世紀浩劫,死傷無數,我的情緒不免激動。雖然在我幼年時期曾經歷長江大水患,見無數死屍漂流江上,而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那年,我也到了災難現場,給予災民關懷,但是看到這次汶川如此慘重的災情,我的心裡還是非常難過,就在受訪時,不禁哽咽而落下淚來,這大概也把電視機前的觀眾給嚇到了吧!有人為此來關心問我:「師父怎麼了?為什麼掉淚?」我是因為感觸而落淚。

面對汶川大地震,聖嚴法師除了指示立即啟動救災外,更在農禪寺舉辦超度法會,並提出了救災三階段的救援工作。

五月十八日,星期日

傍晚在農禪寺,我為社會菁英禪修營共修會講了開示。社會菁英禪修營共修會的成員,有一部分也是法行會會員。過去法行會的例會都在飯店舉行,我在這次開示中,期許大家把例會改至農禪寺舉行。

稍晚,我也在農禪寺見了美樂家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劉樹崇夫婦等一行,我鼓勵他們參與法鼓山修行。

五月二十日,星期二

上午前往臺北小巨蛋,出席中華民國第十二屆正副總統就職典禮,這是我的光榮。出席這場典禮的宗教界人士,除我以外,尚有佛光山的星雲法師及天主教的單國璽樞機主教。

五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國民黨中央評議會主席葉金鳳女士,上午到雲來寺拜訪我,主要是問候我的健康。過去她擔任法務部長期間,我們曾經見過面,在中視《不一樣的聲音》節目中有過一次對談。

五月二十五日,星期日

二十四、二十五兩日,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臺灣大學集思國際會議廳舉行,共有來自美國、歐洲及臺灣等四十五位佛教學者參加,十二位中外學者發表論文。我於二十五日傍晚出席閉幕式,也做了致詞。聖嚴教育基金會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是活動力很強,做得非常踏實。

五月二十七日,星期二

出席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學者,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于君方女士、田納西大學的羅梅如(Miriam
Levering)教授、波士頓大學的雷爾蔓(Linda Learman)教授等,上午到中正精舍向我拜會。雷爾蔓教授對法鼓山舉辦的佛化婚禮相當感興趣,已經寫成論文。于君方教授則認為,從居士佛教的角度來探討法鼓山水陸法會、佛化聯合奠祭及佛化聯合婚禮等儀式,也是探究我的思想的一種面向。這些都很值得去做,於我也是意外的驚喜。

五月三十一日,星期六

上午我在臺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出席了兩場活動,其一是接受美國設計與流程科學協會(SDPS)5為我頒發的二○○八年「李國鼎傑出經濟社會制度設計獎」,由臺灣李國鼎數位知識促進會理事長王昭明先生擔任頒獎人;另一則是由我與美籍太空人艾德格.米契爾(Edgar
Dean Mitchell)博士進行一場靈性的對談。

「李國鼎傑出經濟社會制度設計獎」成立以來,以往的受獎者,都是在經濟領域有卓越貢獻的人士,今年打破先例,首度頒贈給非經濟領域人士,原因是他們認為我所推動的「心靈環保」理念及「心六倫」運動,對於全球的社會制度及人文領域產生了一些貢獻。

我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舉行的對談,則是我首次與太空科技人士對話的新嘗試,由設計與流程科學協會的葉祖堯教授,擔任座談會主持人,從「宇宙的震撼」、「心識的奧祕」及「覺性,是未來世界的黎明」三個議題,由我與米契爾博士交互分享個人的體會與認知。

聖嚴法師與史上第六位登陸月球的美國太空人艾德格.米契爾博士,分別就佛學與科學的不同角度,交流生命的智慧火花。

這次對談的緣起,是由我們的一位信眾傅佩芳教授倡議,經由葉祖堯教授居中聯繫,他也是亞洲大學的講座教授。米契爾博士是「國際太空人探險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他在一次太空旅行經驗中,產生一種神祕的經驗,從此對精神領域產生興趣,深入探究。同時,他也把太空旅行的經驗,製成一支錄影帶,巡迴亞洲各城市播放,臺北是他巡迴亞洲的城市之一,也藉著他訪問臺北的行程,安排了這場對談。

六月一日,星期日

我們針對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如何給予災民有效的救援協助,以及災後最重要的心靈重建工程,下午在台泥大樓的士敏廳舉辦了一場「安心、安身、安家、安業.重建希望」座談會,由我與副總統蕭萬長先生、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張淑芬女士,以及知名影星李連杰先生擔任座談會主談人,探討「安心、安身、安家、安業」四安工作的具體落實,知名主播葉樹姍菩薩擔任了這場座談會的主持人。

六月三日,星期二

上午在光啟社進行「心六倫」公益廣告第二階段的拍攝,這次邀請到的代言人有:「自然倫理」李連杰先生、「家庭倫理」張小燕女士、「生活倫理」林青霞女士,以及「校園倫理」蔡依林小姐。林青霞女士為了這次的公益廣告特別治裝,由此可見,她非常重視這個活動。

下午我在中正精舍,見了物理學家吳忠超教授偕夫人杜欣欣女士。吳教授是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博士的學生,目前執教於浙江工業大學,不久前才在我們的法鼓佛教學院進行了一場「大師講座」專題演講。他的夫人杜欣欣女士則與文化中心的胡嵐陵導演是昔日留美同窗。胡導演到了法鼓山任職以後,寄了我的幾本書給她,經此接引他們夫婦倆認識了我。

六月五日,星期四

馬偕醫院婦產科吳輝明醫師上午偕家人到農禪寺拜訪我,向我表達謝意,也護持了「遊心禪悅」書法展。吳醫師的老菩薩吳寬老居士於日前往生,由法鼓山的蓮友做了關懷,帶領吳醫師闔家為吳老居士助念,他們全家人在莊嚴的佛事中深受感動,特別來向我致意。

下午於農禪寺簡介館,召集了僧團的相關禪修執事,以及馬來西亞繼程法師等三十多位僧眾,以「法鼓山的禪風」為題,指示法鼓山禪風是弘傳漢傳禪佛教,依照「中華禪法鼓宗」為根本,來帶領禪修、推廣禪法,並以「禪風一致化」為原則,才能達到純粹禪法之不墮,並期禪修在異文化社會的生根推廣。

我也特別強調,法鼓山的禪風,就是話頭禪、默照禪,而前行用的就是數息、念佛,而我的幾本禪法的書,是法鼓山禪風很重要的作品,包括:《牛的印跡》、《聖嚴法師教默照禪》,以及《聖嚴法師教話頭禪》,這三本書是很重要的。

六月七日,星期六

我的兩個英國法子約翰.克魯克(John Crook)博士及賽門.查爾得(Simon
Child)醫師,上午偕英國禪學會(Western Chan
Fellowship)學員一行十四人上法鼓山來拜見我,英語翻譯李世娟教授同行。

午後在法鼓山四樓會客室,我接受《慧炬》雜誌社專訪,由總編輯陳肇璧與姜秋瑾夫婦親自採訪我,問及我與《慧炬》創辦人周宣德居士過往互動的因緣。慧炬機構是由周宣德居士開創的,之後經過幾位居士接掌,鄭振煌教授也擔任過慧炬的負責人。

六月八日,星期日

在中華佛學研究所已經執教六年的郭瑞與黃繹勳夫婦,即將赴日本深造,上午在法鼓山上向我辭行。他們兩位的專長都是漢傳佛教,語文能力非常好,郭瑞老師的中、英文俱佳,黃繹勳老師則暢曉中、英、日三種語文。

聖嚴法師的英籍法子約翰.克魯克博士與賽門.查爾得醫師都是第一次來法鼓山參訪,除了向法師請法,也感受到了法鼓山園區的環境教育功能。

六月十日,星期二

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的兩位千金:二女辜懷箴及三女辜懷如,在先生的陪同下,一起到雲來寺來拜訪我。今年三月,辜懷箴菩薩的同修趙元修菩薩的老父親,即石化業的元老趙廷箴老居士於休士頓家中往生,我寫了一封慰問信給予關懷,為此,他們來向我致意。

六月十四日,星期六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先生偕家人,上午到中正精舍來拜訪我。陳武雄先生過去在農委會服務多年,現在已是農委會主委。他的個性耿直,表達也很直接,我勉勵他,擔任公職,自己的態度要做好調整。

下午,出席由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中心主辦的公共政策論壇,由我與單國璽樞機主教進行一場對談,題目是「人類生命的再生與複製——倫理、宗教與法律探討」,活動地點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像這樣的主題,過去佛教很少談及,而天主教則一向反對墮胎,所以相關的主題他們談過很多。對我來講,這也是個新鮮的主題。

六月十五日,星期日

上午在法鼓山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張淑芬夫婦,偕英國友人彼特.邦菲(Peter
Bonfield)爵士及夫人約瑟芬.邦菲(Josephine
Bonfield)女士來山參訪,也向我拜會。張淑芬菩薩到過法鼓山好多次,張忠謀董事長則是首度來訪。這次的四川賑災,台積電也透過法鼓山的管道響應賑災。

六月十六日,星期一

十六日起至二十一日,至臺大醫院做定期回診,住院六天。這次仍做了膀胱鏡檢查,發現在我膀胱內長了約一公分大小的息肉,疑似腫瘤,做了手術刮除。接著連續三天做了化療,至二十一日出院。

在我出院的前一天下午,頂新國際集團味全公司董事長魏應充及許秀綿夫婦到醫院來看我。我每次入院,鮮少安排會客,這次因魏董事長夫婦即將離臺,所以就在醫院見了他們。魏董事長在這次的緬甸風災與汶川震災,都為我們提供救援物資,並且出動物流系統,協助物資運送,給予我們非常多的協助。

在人生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聖嚴法師總是勇於面對,只是為了使佛法讓更多人知道。

六月二十四日,星期二

早期的一位美國信眾吳玉如菩薩,下午到中正精舍來看我。她是哈佛大學的語言學博士,在大學時期興趣很廣泛,喜歡唱歌、跳舞,也接觸戲劇,課餘活動很多,但真正用於課業上的心思很少。當時我曾對她講,要先把書讀好,畢業後想玩還來得及,如果博士論文無法完成,不要再來見我。她也很有決心,從此真的不來見我,我反而覺得對不起她了。後來,她真的把博士論文完成了。現在她的工作很穩定,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教授語言學。

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六

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先生偕友人一行,上午到法鼓山來看我。白總裁在事業上遇到挫折,公司被檢調單位搜查,他的痛苦,可能不只是事業受挫而已,心靈上也受到嚴重的衝擊。我勸他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勇敢面對,本身若有宗教信仰,可以尋求信仰上的支持。他當時很安靜,並沒有再向我提問。沒想到,幾天後就傳出他跳海自殺的不幸消息,很可惜,我沒能幫上他的忙。

七月一日,星期二

由我師父東初老人所創辦的《人生》雜誌,到今年八月,就已滿三百期了。《人生》的編輯要我談談對三百期的看法,尤其是去年所出刊的《人生》復刻版的看法。我便把《人生》的創刊、發展歷程說了一遍,可說為《人生》做了一次完整的介紹。《人生》是我師父創辦的,我有使命為此刊物繼往開來,尤其去年請法鼓文化出版的復刻版,收集了一九四九年創刊到一九六二年停刊期間的舊版《人生》,以及一九六五年創刊至一九七一年停刊的《佛教文化》季刊。

當我從日本留學回來以後,就想要把早期的《人生》復刻,一者做保存;再者,希望推廣,希望佛教界的人都能分享我的師父早期為中國佛教的努力,尤其是承續太虛大師致力於佛教現代化的努力。

由於早期舊版的《人生》散佚各處,只有我留學日本前收集的一整套,存放在中華佛教文化館的東初老人房間裡。這套雜誌如果不在我手上復刻,以後可能就見不到完整的了。因為若是我不在世了,這套《人生》是不是還會有人重視、是不是還有人能夠看到,都是未知數。

另外,我也為將在八月二十一日在美國象岡道場舉辦的「北美發展研討會」錄影開示。今年是我們美國道場創建三十週年,早在今年五月時,已經在東初禪寺舉行過慶祝紀念活動,並且發起了募款運動。而因為種種的變化,以及法鼓山在北美的成長,所以現在八月又準備要擴大舉辦一次年會。我特別回顧了北美佛教發展過程的心得。

這一次的會議是研討會,名稱叫作「北美發展研討會」,一共有三個單位來共同負責:東初禪寺、象岡道場,以及法鼓山佛教會。最中心、最主要的是東初禪寺,因為東初禪寺是我們在北美最早成立的一個據點。

我希望、我也相信,北美的禪修道場還是會非常蓬勃地發展起來。我們團體要年輕化、要國際化、要有西方人參與,不能僅僅是我們中國人。我們是護持者、我們是修行者,希望我們也能夠做為推廣者。

也透過《人生》編輯的報告,知道明年對法鼓山而言是個重要的里程碑,許多單位的週年,包括:法鼓山創立二十週年、中華佛研所建校三十週年、禪坐會三十週年,以及《人生》創刊六十週年,他們也說明將會規畫一本六十週年特刊。我也告訴編輯說,應該要有更大的格局和視野,應該邀請國際的佛教雜誌總編輯一起來座談,為佛教文化開創新的面貌。

七月三日,星期四

聖基會董事長施建昌菩薩,上午陪同傅佩芳教授及中華佛學研究所校友周柔含菩薩,到中正精舍來拜訪我。傅佩芳是法鼓山資深信眾,過去她為我們的結緣書費心許多,也做了護持。近年她到四川經商,獲悉我們正在四川賑災,也發心參與其中。周柔含則是中華佛學研究所校友,畢業後到了日本立正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指導教授即是我的學友三友健容教授。她在去年春天完成博士學位回到臺灣,目前是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即將赴花蓮慈濟大學擔任教職。她是來向我感恩,也報告她的未來去向。

七月六日,星期日

上午在法鼓山上,召集方丈和尚暨僧大院長果東法師、都監果廣法師,以及僧伽大學副院長果光法師、果肇法師等僧伽教育執事法師,針對僧大教育的目標、精神、發展更確立其原則;同時也將佛教教育的發展史做一完整的介紹。

我強調,創建法鼓山的目的,就是為了辦教育,而每一位加入法鼓山的人,都是來受教育、也是來辦教育、護持教育的。而佛教就是教育的宗教,從佛陀開始,他自己就是一個教育家。

我也勉勵弟子們,要有培養人才的悲願心與使命感,所培養的僧才就是要弘傳漢傳佛教,並且一再強調,對佛教命脈要有危機感。儘管教育和培養人才的任務艱辛,卻一定要朝著師父指示的原則實踐,才能使得佛教能夠承先啟後。

培養出具有悲願心與使命感的宗教師,是聖嚴法師創建法鼓山的目的之一。

下午在法鼓山上見了《聯合報》社長王文杉先生,其母謝家蘭女士一起同行。王社長這次來見我,主動表示要皈依三寶,這使我很意外,也很驚喜。當場我也為他見證了皈依。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6 美好的晚年|十二、傳承與創新二○○八年一至三月記事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16 美好的晚年|附錄無盡的時空,永恆的生命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