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05 智慧一○○|事實如此

聖嚴法師

事實如此

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

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

此偈是說,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後,所見到的才是不虛妄、不顛倒的真實法,那已不是思想語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稱為不可思議。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波羅蜜多的簡稱,是「超越」。但般若無法僅用「智慧」兩字來表達,因為一般人認為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等,凡有創發性的人,都有智慧。但這跟般若不一樣。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與作用,但無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執著。這才能從煩惱的苦海超越而成為大解脫大自在的智者,叫作「波羅蜜多」。因此,開發了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便不會再有顛倒意見了,因為他已體驗到了真實的佛法。

什麼叫「顛倒」?共有四種: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這是人間凡夫對於身心和環境所持的正常心態,但從佛法的立場看來,卻叫作顛倒。因為世法無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為一切現象無法永久保持或保證不變,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諸苦;因為有煩惱的心念,所以不清淨,有血肉的身體,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開發了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煩惱的分別執著,也可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真實的佛法。而真實的佛法,必須是得到般若波羅蜜多的人,才能體會到的。這樣的真實,已非言語、思想所能說明思考的領域。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禪宗所說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實。

通常,幾乎人人都曾有過「盡在不言中」的體驗。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實不是裝成憨厚笨拙,根本覺得用任何方式辯論、解釋說明,都是不必要的,因為事實就是如此。多說不如不說,否則離開事實真相就會愈來愈遠。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05 智慧一○○|攝心入定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05 智慧一○○|無私無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