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05 智慧一○○|疏導人心

聖嚴法師

疏導人心

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

若知法無實,是心亦復空。

這個偈子用芭蕉來比喻一切現象,是由心生。其實芭蕉沒有心,可知一切現象並非實有。人人知道人皆有心,如果深入觀察,不僅一切現象的法是虛妄,生出諸法的心也是空的。

芭蕉樹粗看似有幹,細察則不是實心的,是由一片片的葉子層層包捲而成,如果把它一層層的葉片剝掉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了;食用的洋蔥也有相同情況。「諸法」的各種現象,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若將諸法透明來看,都是因緣聚散的現象,並無一法有其主體存在。

有些人會說,今日社會的主導者是某幾個人,而社會變成這個樣子,癥結在於某幾個團體,若把他們趕下台,或把某幾個集團消滅掉,就會天下太平了。其實,任何現象都是眾緣和合,沒有孤立的事件,也沒有突發的現象,少數人及少數集團之所以能夠興風作浪,也必有讓他們興風作浪的原因,必須標、本兼顧,始能解決問題。若把一個個現象的成因和助緣拆解之後,裡面就什麼也沒有了。眾生共同的業力促成各種現象,人心的浮動造成環境的不寧;幾天一個風潮,使得人心更加不安。總是有某些人發展某些觀念,帶動風潮,我們要探究這些觀念是怎麼出來的?是從何處吹來的?怎麼會有那許多人隨著附和跟著跑?一定有其原因!若把各種近因及遠因加起來,就促成了動亂的社會現象。若能正本清源,解決了這些動亂的原因就不亂了。那就是先從觀念的疏導做起,先從人心的盲點及偏誤點的糾正做起。

所以,一切現象如芭蕉樹,看起來是圍繞著某一個中心點產生,但那個中心,就像芭蕉心,虛妄非實。如果知道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東西在那兒,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嚴重的問題了,因為一切現象都會隨著因緣而變的,不必害怕,只要努力,不必失望,動亂的現象不會永遠在那兒的。

改變環境當然重要,改變人心的偏差,更加重要,人心能帶動環境,環境又能影響人心。知道人心非實,人的想法會變,知道環境隨人心而變好變壞,因此疏導人心,要比改造環境更重要。如果你於一時間無法改變環境,至少自己的心不要去接受環境的影響,環境再壞,你既無從逃避,就面對它,而告訴自己,心是空的,環境亦非實有,正如西哲所說,面臨黑夜時,知道黎明已不遠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05 智慧一○○|因緣是空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05 智慧一○○|欲望得失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