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勸持本經功德無量
爾時世尊,告金剛慧菩薩摩訶薩:若出家、若在家,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廣為人說如來藏經,所獲功德不可計量。
金剛慧!若有菩薩,為佛道故,勤行精進,修習神通,入諸三昧,欲殖德本,供養過恆河沙現在諸佛,造過恆河沙七寶台閣,高十由旬,縱廣正等各一由旬,設七寶床,敷以天繒,為一一佛,日日造立過恆河沙七寶台閣,以用奉獻一一如來及諸菩薩聲聞大眾。以如是事普為一切過恆河沙現在諸佛,如是次第,乃至過五十恆沙眾寶台閣,以用供養過五十恆沙現在諸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乃至無量百千萬劫。
金剛慧!不如有人,樂喜菩提,於如來藏經,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乃至一譬喻者。金剛慧!此善男子,於諸佛所,種諸善根,福雖無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語譯
當時的釋迦世尊,告訴金剛慧菩薩摩訶薩說:不論出家人或在家人,也不論是善良的男士或善良的女士,凡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廣為他人解說《如來藏經》者,所獲得的功德是無可計算度量的。
金剛慧唷!若有另一位菩薩,為了成就佛道,勤勉行持精進不懈,修習諸種神通,並能修入各種世出世間的禪定;又為厚植德本,供養超過恆河沙數的現在十方諸佛,製造超過恆河沙數的七寶台閣,每座高達十由旬、直徑深廣各一由旬,台閣中各設七寶床座,敷以彩繒的天帛;又為每一尊佛,每天都造超過恆河沙數的七寶台閣,用來奉獻十方世界的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薩、每一尊阿羅漢及辟支佛。以如此的盛大供養,普遍供養一切超過恆河沙數的現在諸佛;同時也次第用超過五十恆河沙數的眾寶台閣,供養超過五十恆河沙數的現在諸佛、現在諸菩薩、現在一切諸大聲聞,日日如是,乃至持續供養無量百千萬劫。
金剛慧唷!就是做了那許多的無量供養,還不如另外有人,樂喜無上菩提,因而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如來藏經》,乃至僅僅其中的一個譬喻。
金剛慧唷!若像那位善良的男士一樣,雖在無量諸佛所,種了無量供養善根,福德也有無量,還比這些善良的男士及善良的女士受持、讀、誦、書寫、供養、為他人解說《如來藏經》的所得功德,不及百分之一,不及千分之一,乃至不及算數譬喻的極大數字之一。
註釋
此節經文的目的,是在勸勉大眾都來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並為他人解說《如來藏經》,此在諸部大乘經中,幾乎都有類似的功德較量,我於《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中,對此已有比較詳明的解釋,讀者可以參閱。此段經文特別強調人人都能做到的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乃至一個譬喻的功德,就超過「勤行精進,修習神通,入諸三昧」的功德無量無數倍。
勤修精進是難行道的悲智行,也就是一切大小乘的諸種道品,對於一般凡夫是比較難以深入,三明神通,也是大小乘聖者們所修成的諸種三昧,包括一切禪定、念佛三昧、方等三昧,有漏的三三昧,無漏的三解脫門,都是要花長時間去修練的。為了接引一般大眾進入佛門,便說那些工夫雖有功德,還不如只要誦讀書寫《法華經》或《如來藏經》,就比那種難得修成的功德更大了。事實上,若能專心受持讀誦任何一部經典,也都能夠修成三昧,開大智慧的。例如專門持誦《法華經》,便能修成法華三昧,也能開啟智慧之門。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若人求菩提,聞持此經者,
書寫而供養,乃至於一偈;
如來微妙藏,須臾發隨喜,
當聽此正教,功德無有量。
若人求菩提,住大神通力,
欲供十方佛,菩薩聲聞眾;
其數過恆沙,億載不思議,
為一一諸佛,造立妙寶台。
台高十由旬,縱廣四十里,
中施七寶座,嚴飾備眾妙;
敷以天繒褥,隨座各殊異,
無量過恆沙,獻佛及大眾;
悉以此奉獻,日夜不休息,
滿百千萬劫,所獲福如是。
慧者聞此經,能持一譬喻,
而為人解說,其福過於彼;
乃至於算數,譬喻所不及,
眾生之所依,速成無上道。
菩薩諦思惟,甚深如來藏,
知眾生悉有,疾成無上道。
語譯
假使有人為了求得無上菩提,聽聞受持這卷《如來藏經》,書寫此經並且供養此經,乃至僅有其中的一個經偈。對此如來的微妙寶藏,瞬息之間發隨喜心,當在聽聞此中正確的教法,功德已經不可稱量。
假使另外一人為了求菩提道,已能住於大神通力,並欲供養十方諸佛、菩薩眾、聲聞眾;超過恆河沙數,持續億萬不可思議年代,為每一尊佛,各各造立眾寶所成的寶台。每一寶台高至十由旬,縱廣四十里的直徑,台中設施七寶之座,裝飾得莊嚴無比;又鋪上天上的彩繒錦褥,每一個寶座又各各不同,超過恆河沙數的無量,奉獻給佛及諸大眾菩薩聲聞,也都如此的一一奉獻,日以繼夜地永不休息,如此圓滿百千萬劫,所獲的福德之多可以明白了。
有智慧的人聽聞了《如來藏經》,乃至僅能受持其中一個譬喻,並且能為他人解說,他的福德勝過於前面一人,乃至不是算數、譬喻所能相比,會被一切眾生依怙,疾速成就無上佛道。
諸位菩薩啊!好好思惟:甚深的如來寶藏,當知是一切眾生都有的,速令大家成佛道吧!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07 自家寶藏|經文譯釋|一一、鑄模內金像喻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