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大願:常隨佛學
這個願相當困難,它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只是用身體,也要用心來追隨佛陀。而且要跟隨的就是佛陀,不是佛的弟子,也不是佛陀所說的法。這個願很適合普賢菩薩,做為一個已經得大解脫、一生補處的大菩薩,他可以用無數的身體,追隨著無量無際的諸佛,時時修學佛法。
我們很難仿效普賢菩薩這樣的典範,因為佛並不是永久活在世間。佛現世後,一旦入了涅槃,就要經過很久的時間,才會有另一位佛出現於世。所以,在這過渡期間,住世的是佛法,而不是真正的肉身佛;或者可以說,是我們信仰中的佛,而不是真的有那麼一尊佛,可以讓我們親身相遇。
雖然如此,我們凡夫眾生仍然可以遵行「常隨佛學」這個願。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從信仰的角度。既然佛經上說,佛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就算我們看不到佛的色身,依然要相信他的存在。我們要相信,如果我們祈求諸佛幫助,就會得到幫助;不只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也會幫助我們。
從信仰的本質和力量來說,我們是可以親近諸佛,向他們學習並祈求他們的護佑。舉例來說,在課誦中的〈三皈依〉,第一段是皈依佛。假如佛不存在,那豈不是一堆空話?事實上,我們是以信心來皈依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尤其是現在的諸佛。
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是佛弟子、三寶弟子,實質上這就是在常隨佛學了。雖說常隨「佛」學,其實是包含了佛法僧三寶,因為三者互相關聯。如果某個時間信仰其中一個,換個時間信仰另外一個,這是不恰當的態度,我們要同時信仰、追隨佛法僧三寶。
有些人在皈依三寶後,精進地修行,但熱切一段時間後,就漸漸鬆懈,甚至停頓下來,這就不是常隨佛學了;反之,如果是修行而有了開悟的經驗,體證了諸佛的本性,就會對佛法產生堅定不可動搖的信心,而能永遠隨佛修學。修行人要達到信心不動搖的境界,並不容易,最可靠的方法是每天誦念〈三皈依〉,還有「普賢十願」,特別是第八願。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0 菩薩行願|肆、普賢菩薩十大願|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