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1 三十七道品講記|伍、七覺支講記|何謂七覺支?

聖嚴法師

何謂七覺支?

一、七覺支的名稱

七覺支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為什麼稱它為七覺支?意思是說,在修行這七個項目之後而能開悟,也就是說,這七個項目是開悟的條件。

七覺支有幾種不同的翻譯法,介紹如下:

七覺支——新譯:七種悟道的修行項目

七覺意——古譯:七種有助於智慧開發的道品

尚有:

七覺分——《雜阿含經》

七菩提分——《仁王護國般若經》《阿彌陀經》《大乘同性經》

七等覺支——《集異門足論》

略稱「七覺」

覺支——廣義稱三十七道品皆為覺支,狹義但以七菩提分為覺支。

凡是在唐玄奘三藏之前所翻譯的經論,稱為古譯;從玄奘三藏開始,經論翻譯名詞的習慣用法,則稱之為新譯。所以「七覺支」是新譯,「七覺意」則是古譯,意思是七種覺悟的道理,或者是七種覺悟的思惟法。

此外在《阿含經》,特別是在《雜阿含經》裡,稱它為「七覺分」,實際上「分」與「支」的意思相同,是指在不同階段及過程中修行的七個項目。而在大乘經典中,稱之為七菩提分,是七種得到覺悟的次第修行方法。

七覺支的梵文是sapta-bodhy-aṅgāni。sapta是「七」,bodhy是「覺」,aṅgā是「意思」或者是「項目」。其實,三十七道品裡的三十七個項目都可稱為覺支(bodhy-aṅgā),只不過其他六科都另有自己的名稱,沒有用覺支這兩個字,所以就被第六科獨用了。就像我們這個團體裡的東方人,都有英文名字,也許其中有人沒有英文名字,人們不知該如何稱呼,只有稱呼他為東方人,似乎東方人變成他一個人,其實東方人並不只是一個人而已。同樣的,西方人到了臺灣,那些我們叫不出名字的,也都稱之為外國人。

二、七個項目

何謂七覺?根據阿含部的《般泥洹經》卷上所示,以巴、梵兩種語文對照如下︰

般泥洹經 巴利文 梵文
1.志念覺 sati-sambojjhaṅgā smṛti-saṃbodhyaṅga
2.法解覺 dhamma-vicaya-s. dharma-pravicaya-s.
3.精進覺 viriya-s. vīrya-s.
4.愛喜覺 pīti-s. prīti-s.
5.一向覺 passaddhi-s. prasrabdhi-s.
6.惟定覺 samādhi-s. samādhi-s.
7.行護覺 upekhā-s. upekṣā-s.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1 三十七道品講記|伍、七覺支講記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1 三十七道品講記|伍、七覺支講記|七覺支的意義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