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1 三十七道品講記|陸、八正道講記|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聖嚴法師

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若依據《大智度論》卷十九(《大正藏》冊二十五,頁二○三─二○五)所說的三十七道品,根本就是大乘的菩薩所修道品,對於八正道的部分則如下列所說︰

正見——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是智慧,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中已說。

正思惟——斷一切思惟分別,因諸思惟分別,皆從不實虛誑顛倒生。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別。觀四諦時,無漏心相應。

正語——菩薩知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別生。是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滅,諸語皆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菩薩知一切語言真相,雖有所說,不墮邪語。

正業——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一切業空,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

正命——一切資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捨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法中,常住清淨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正方便——如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中已說。

正念——如念根、念力、念覺支中已說。

正定——如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中已說。

由此可知,八正道就是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以下根據《大智度論》所講的八正道,重新略為解釋:

正見 大乘的菩薩行是修無所住心,也就是說《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正思惟 大乘的正思惟不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而是以心中沒有「我」的這個著力點來做為方法。

正語 菩薩知道我們所用的一切語言,都是從虛妄的顛倒見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心,這都不是真實語。真實是不必透過語言、文字理解的;然若用語言,亦不墮邪惡。

正業 業是行為,透過語言、身體、意念所產生的種種行為。從菩薩的立場來看,所有一切業,無所謂邪與正、惡與善,這是無分別智。因為沒有主觀的我執在裡面去判斷邪、正、善、惡,一切的行為便都是平等的。

正命 從大乘菩薩的立場來看,只要心中沒有自私的我,用任何方式來謀取生活之所需,都是正確的。在《華嚴經》裡看到許多的大菩薩們各有不同的職業,甚至還有妓女、魔術師、暴君等。從凡夫來看,這些人都是在造惡業,是邪命,然而經典中說他們是為了度眾生而顯現不同身分的大菩薩。但是也請大家不要誤解,認為邪淫、殺人、偷盜,都是因為要行菩薩道,如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做種種不正當的事,便是惡業。

正方便、正念、正定 此三項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修,這就是大乘法。雖然修的方法與小乘相同,可是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就像釋迦牟尼佛出家修道不是為己,而是因為眾生有生老病死等問題,為了要使眾生從苦中獲得解脫,才去修行的。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1 三十七道品講記|陸、八正道講記|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1 三十七道品講記|陸、八正道講記|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