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3 佛陀遺教|《四十二章經》講記|貳、釋經文|第三章

聖嚴法師

第三章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不信三尊、以邪為真。優婆塞行五事,不懈退,至十事,必得道也。

這裡是說:在家居士,如能皈依三寶,受五戒,持十善,即可得道。所謂三寶,即佛法僧。佛寶是已經修行至智慧福德圓滿的人。法寶是佛於成佛以後,告訴我們成佛的道理及方法。僧寶是一邊修行佛法,一邊把自己修行的了解及經驗告訴別人,也使他人修行佛法的人;僧寶有凡夫僧,也有賢聖僧。凡夫僧是一般的出家比丘、比丘尼,「聖僧」在小乘是阿羅漢,在大乘是菩薩。

身為三寶弟子要持守五戒,勤修十善,才能深得佛法利益。

「五事」即是五戒,其內容是殺盜淫妄酒。殺,主要是不殺人;盜是不故意偷盜;淫是指不發生非正式夫婦的男女關係;妄主要指大妄語,是未成佛、未證阿羅漢,而說自己已成、已證,以凡濫聖,騙取供養的大妄語;酒會使我們迷失理性,因為佛教講智慧、講理性,故主張戒酒。

「十事」亦名十善,乃從四根本戒——殺盜淫妄演變而來的,五戒中的酒戒則不在十善之中。雖然酒戒不是根本戒,但卻可能因此而犯其他四條根本戒,所以還是應該留意。十善之中,包括身業三種,那就是五戒中的殺人、偷盜、邪淫。口業分成四種:兩舌是挑撥離間;惡罵是對人惡言相向,罵三字經;妄言是未證謂證;綺語是講無聊話或黃色的話。意業三類的嫉、恚、癡,即是貪、瞋、癡;嫉是嫉妒,恚是瞋恨,癡是不信因果、不明因緣;有嫉妒、瞋恚的人是愚癡之人,愚癡是三毒的根本。

能做到五戒十善,即可修道、得道。得什麼道?得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的五種道。五戒十善是人天法,是人天修行的標準,從修五戒十善、尊敬三寶開始,漸次修行也可出離三界。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3 佛陀遺教|《四十二章經》講記|貳、釋經文|第二章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3 佛陀遺教|《四十二章經》講記|貳、釋經文|第四章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