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5 觀音妙智|編者序

聖嚴法師

編者序

在一場佛陀說法的盛會中,觀世音菩薩曾向大眾介紹自己用以修行成道的禪修方法,這個方法是將耳根的聽聞對象由一般的外在聲音轉向內在的自性,體證萬法的自性本空,達到圓滿通達的大智慧境界,這個方法稱為「耳根圓通法門」,它也是所謂的「觀音法門」。這一段內容,記載於《楞嚴經》第六卷

《楞嚴經》共計十卷,涵蓋了多元的佛教思想,不僅解釋佛性,闡述宇宙、人生的形成與現象,亦介紹了各大菩薩的二十五種證道法門,其中以耳根圓通法門所占的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流通也最廣。

聖嚴法師從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於美國紐約的東初禪寺開始講解《楞嚴經》,其中的耳根圓通部分,從一九九五年十一月開始,至二○○五年六月為止,前後歷時將近十年之久。本書是從講經期間的四十八場講座、五十八卷錄音帶中整理、編輯而成。法師親自修訂,於不足之處錄音補充,並於二○○七年五月二日,在晚年養病的臺北中正精舍完成修訂。全書保留了法師生前審定的「問答」部分,法鼓文化經過一年多的編輯,延宕多時,至今日出版。

書中依據經文次第逐句探討,從觀音菩薩自述入道因緣、成就的境界、功德以及加持力談起,再描述觀音菩薩藉由「耳根圓通法門」,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成就無上佛道。接著,透過佛陀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分別評析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的修行原理,並總結道:雖然每一種法門有所不同,所達成的境界卻是相同的。而在末法時代,祈求出離娑婆世界的人,以修習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方便、最容易成就。最後,為避免行者在修行過程中墮入魔境,佛陀提出了「斷淫、斷殺、斷偷、斷妄語」四種「清淨明誨」,做為行者所應堅持的淨戒準則。

除了義理的探究之外,法師將深奧的經義內涵,帶入現實生活中,讓現代人能實際體會佛法的利益。書中所舉出的生活化譬喻和故事,將經文中的理論,轉化為每日生活中可隨時隨地實踐的材料。例如:我們能以聽聞聲音來攝心開始,把聲音當成單純的聲音,不添加自己的分別妄念。如果去計較、分別,產生好惡之心,就會產生各種煩惱。因此,若能「反聞聞自性」,聽聞來自本性的美妙樂音,進而聽見一切現象的本質——空性,就能息滅煩惱的烈火了。

本書不但是聖嚴法師的第一本《楞嚴》解經專書,也是有心深入觀音法門者,一份彌足珍貴的參考資料。過去,凡是作者的經典系列新書,一向由法師親自寫序,然法師已於二○○九年二月三日捨報圓寂,已無法再收到法師親書的自序了。僅以此編者序向讀者們說明,並祈願聖嚴法師乘願再來、廣度眾生。

此書的成就,感恩姚果莊居士的用心聽打整理、溫天河老師的校讀。雖然法師色身不在,但法身常存,細讀此書,宛如聖嚴法師再次陞座說法。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4 華嚴心詮|校註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七輯 經典釋義類|07-15 觀音妙智|導讀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