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
年輕人血氣方剛,人生的經驗不足、歷練不夠,比較欠缺理性的考慮,一時的衝動就去自殺了。我們必須了解青少年自殺的背景和原因,才能防止事情的發生。
對成年人而言,青少年自殺是難以理解的。成年人覺得:小孩子那麼小,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為什麼自殺呢?
我們要知道,小孩子到這世上,自從能分辨世間的事物,或認識一個人的名字、身分、現象後,他們就自以為懂事了。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是尚未成熟的,自己是無知的、不懂事的,父母常說:「小孩子,不懂事!」他們被罵得不服氣。
我們也是從小孩長大成人的,小時候我們也有相同的情形,個性倔強,跟老師、父母嘔氣,或小孩子彼此爭執,因為他們自以為已有獨立判斷能力、有獨立人格、獨立思想和思考能力。當他們自以為能獨立思想和思考的能力受到懷疑和歪曲時,他們便會承受不了。
社會的價值觀是以成年人的價值觀為準繩,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成年人,給他們一個又一個框框,讓他們覺得「應該在這些框框中才對,不在框框內便是錯的」。對師長、父母而言,設這些框框並沒有錯的,因為年紀大的人經驗老到,為了關懷小孩,才會告誡小孩子:「你不這樣做會有問題的。」
可是,小孩子的想法並非如此,小孩覺得受到壓迫、控制、操縱,失去自己獨立自主立場時,他們覺得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十二、三歲的小孩也會為愛情而自殺,大人會殉情,小孩也會殉情;還有為讀書而自殺;還有為家庭、父母的問題而自殺的;還有認為「活在世上毫無意義,又不是為自己而活,死了還不是一樣」等。
這種情形,很多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父母親,都在想很多辦法來訓導孩子,這些是永遠也做不完的工作,而問題也永遠無法根除。
因為,大人還是大人,小孩還是小孩。大人如果順著小孩,那小孩就更危險了;如果不順著小孩,小孩又覺得受不到尊重。順著他也不對,不順著他也不對,這個問題真是兩難。
最好的辦法是從小開始指導他們具有宗教的觀念、宗教的信仰。宗教信仰可以引導他們知道有因有果;現在做什麼,將來會如何如何;這一生不報,將來還會有果報;人從小到老的過程就是因果的過程。
把這些道理、觀念灌輸給小孩子,他們就會有安全感,知道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信仰佛菩薩就能逢凶化吉,但是,還要靠自己的誠懇、自己的努力,面對現實,這些問題才能解決。如果能夠這麼做的話,小孩子自殺的問題才能減少。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02 叮嚀|婚姻暴力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