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客族
為了充分享受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夫妻雙方都在上班的家庭就不想要小孩,因此使得今日社會的「頂客族」愈來愈多。
從正面來看,不生小孩就使我們地球少一點眾生、少一點麻煩,似乎也是對的,但這個觀點太勉強了。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大家都是頂客族的話,會使得世界人口愈來愈少,最後就沒有人了。可是,有一些眾生還是要轉世為人,既然到不了我們這個世上,就轉世到其他世界去了。這好比說,把蛇洞封起來,蛇不從這個洞口出來,還是會從其他洞口出來。佛教的世界觀是很大的,只要尚有眾生沒有解脫生死的煩惱,即使不來這個世界,還是會投生到其他世界去。
所以說,頂客族對社會的正面意義不大,倒是負面影響比較多。
頂客族年輕的時候,有兩份收入,在一起享受男女夫婦的生活,沒有兒女的牽絆,看起來好像很自由、很輕鬆,其實,他們的苦果在後頭。
夫妻兩人到了四十歲以後,還是頂客族的話,彼此沒有了新鮮感,沒有兒女做為彼此生活的調劑,馬上會產生感情的問題,人間的神仙眷屬畢竟太少了。
當然,現在的孩子到了十七、八歲以後都會獨立,特別是西方人,高中讀完就離開家,留下父母兩人,但這期間至少有十七、八年孩子都在家,夫妻兩人的感情會因為孩子的關係而更親密,家庭氣氛更加和諧。例如,夫妻兩人要吵架時,看到孩子在旁邊,就不好意思吵了。所以,孩子對夫妻兩人的感情有所助益,不是累贅,也不是來討債的。
孩子在家的這段期間非常可貴,父母從青年進入中年、進入老年就是這段期間。現代人多半要在二十五歲以後,甚至三十歲以後才結婚。結婚之後過幾年才生小孩,等孩子離家時,夫妻已經五、六十歲了;進入晚年後,夫妻兩人吵架的機會少了,做怨家的情況就不多。所以,夫婦到了晚年,孩子縱然不在身邊也沒什麼大問題了。
人到晚年,有孩子還是有用。孩子偶爾跟年老的父母打打電話,一年之中會去看父母幾次,這也是很大的寄託、很大的安慰。現在有人到了晚年就專門跑寺院、修行、吃齋、打坐、畫畫、下棋、看書、做學問、做義工、為社會奉獻,這種情形會愈來愈多。這種人若是有孩子,帶動兒孫一起參與社會工作,不是更好嗎?
西方這幾十年來,頂客族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但我相信思想會轉變,風氣會改變,所謂六十年風水輪流轉。
因為,如果現在有半數以上的人是頂客族的話,那馬上會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當現在這些頂客族到了六十歲時,社會的生產力該從哪裡來?
頂客族退休後,他們也許自己有積蓄可以養老,但是大家通通養老,誰來負責生產線呢?也許生產線有機器可以代勞,但機器也要靠人來操作、經營。當這批頂客族年紀大了,不能做事,使社會受到災難時,下一批年輕人就會改變觀念,不敢做頂客族了。
所以,我在這裡呼籲:
(一)現在的頂客族應該往長遠看,不要那麼自私、不要為幾十年後的社會製造困擾。
(二)除非人類不要繼續繁衍,否則,社會上出現一批頂客族後,應該要自然調節,讓頂客族愈來愈少。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02 叮嚀|如何避免婦人之仁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