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03 是非要溫柔|第二篇 安人先安心|面對空頭支票的智慧

聖嚴法師

面對空頭支票的智慧

人人都會說謊。在佛教裡說謊有三類:一種叫大妄語,一種叫小妄語,一種叫方便妄語。

大妄語是大謊言,會讓人因為這樣的謊言,信為神聖的指令,無條件地順從,以致於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小妄語是小的謊言、無傷大雅的謊言,就像老王賣瓜一樣,用盡各種方法說自己的瓜甜,好讓購買者心動;可是,等到我們把瓜買回去後,才發現跟試吃時的瓜不一樣。這種小妄語讓人損失不大,卻不應該有。

方便妄語則是為了使對方獲得利益,而用善意的語言騙他一下。例如「望梅止渴」就是方便妄語,這是三國時代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說,曹操率軍出征,走了很久的路,全體士兵都很口渴,曹操對大家說,前面就是一片梅園,那裡的梅子熟了,到了那裡就可以吃。是不是真的有梅樹在那裡,不是問題,因為梅子的酸性會刺激口腔內的唾液分泌。讓大家一面想著梅子,一面生出津液來,這樣口渴的情形就可以得到改善了。像這種妄語好不好呢?很難論斷,不過很管用,可以幫助人。通常,醫生為了獲得病人的合作,改善病情,偶爾會採用這種方式來溝通。另外,也經常看見很多父母用這樣的話來哄小孩吃飯。

妄語再巧,天衣總有縫

各種各樣的人都會說妄語。有的人喜歡開空頭支票;所謂空頭支票不是開了真的支票,而是給了虛應的承諾,然後藉故不兌現。他們不僅會編織各式各樣的理由,甚至還振振有詞地責怪他人、嫁禍他人。像這種得了便宜又賣乖、打了人還喊救人,實際上是最高明的說謊者,這種人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上還真不少呢!

另一類的說謊者,喜歡投機取巧,占點小便宜。凡是要他盡義務、負責任時,他就會說謊。例如大家都應該去掃地,他卻不想去,於是撒一個謊說,我的手被刺到了,到現在刺都還沒有拔起來,根本沒有辦法掃地。像這類的小妄語很多人會犯,而且經常發生,不足為奇。

但這種人終究會自食惡果。任何人都知道,千萬不要相信一個很會說謊的人,否則吃虧就在眼前。所以說謊並不一定能夠占到便宜。

有的妄語則幾乎無法拆穿,往往要等他自己說出來才會被發現。他表現得就像真的一樣,天衣無縫,根本沒辦法證明他在說謊,使得大家深深地相信他,而且上了當之後還感謝他,不過這種情形並不多見。通常受騙幾次以後,總會發現事實的真相。

面對謊言,唯有靠智慧

如何面對說謊的人?常聽人說,受騙一次不是傻瓜。受騙是一種經驗,讓我們學會如何去認識一個人、了解一個人。受騙一次以後,可能還會繼續受騙,但是比較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因為我們學會了提高警覺心,去深入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減低受騙的機率。

對小小的騙局,不一定要立刻拆穿。我們要心存厚道,為人設想留餘地,讓撒謊的人有機會改過遷善;不過,假使受騙的損失很大,就要設法拆穿,因為他可能會傷害更多人。我們不能讓他繼續騙人,愈騙愈多、愈騙愈大。如果他是無意或不得已的,就要原諒他,並且設法讓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以後不要再騙人了。

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受騙,這是缺少智慧的人。有些人很傻,明明已經受騙兩三回了,還是不甘心,還要再去看一看、試一試。如此不斷地受騙上當,是因為內心尚存著一絲希望,總認為他現在已經改邪歸正了,如果我不救他,還有誰會救他呢?也有人可能會這樣想,以前他騙我的或許能彌補,甚至可以撈回過去被騙的本錢,因為他現在表現得非常誠懇,既然有悔意,我當然要幫助他。

像這樣不斷地希望、不斷地等待,是沒有必要的。被騙一次、兩次,明知他說謊,幫他個忙倒也無妨,至於要不要繼續受騙上當,是頗值得大家深思的一個課題。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03 是非要溫柔|第二篇 安人先安心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03 是非要溫柔|第二篇 安人先安心|放下關卡,舉重若輕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