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陰霾.重建家園
震災死者都是對生命做現身說法的菩薩,
是活教材、最好的老師。
九二一大地震後,很多的家庭從此破碎,親人去世,面對未來家園重建千頭萬緒,讓很多災民無法面對,心理學及精神科學者更擔心災後會出現自殺潮;法鼓山聖嚴法師鼓勵受苦災民:「已逝去的人,一定會希望活著的親人能平安在人間,這樣他們才能平安地轉生,或是到天國、西方極樂世界。」有一死百了念頭的人,聖嚴法師認為那是很愚笨的。
遭遇遽變,聖嚴法師理解受災民眾會哀慟、悲傷,或者有失落感,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讓悲傷一直持續下去卻是沒有用的,那就好像身體被射了一箭;拔箭療傷應該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再拿一支箭刺向自己的心,讓自己受到第二次的傷害。而第二支箭,就是在災難過後還放不下,不斷地讓恐懼、憂愁、抱怨跟著自己。
「什麼地方跌倒,什麼地方站起來,只有站起來才有希望。」聖嚴法師說,雖然什麼都損失了,但只要呼吸還在,表示你還非常富有,「人一出生,不就只是帶著一口呼吸,一個身體。」經過一次大地震災難,人就像重生一般,所有的可能、希望都在未來等著你,只要災民願意站起來、往前走。
大地震發生,災區民眾親眼看到、親身遇到地震帶來的破壞,包括親人及房屋土地都被地震帶走了,災民對地震至今可說是餘悸猶存,而且心裡也有許多的期待和無奈;對於整個臺灣而言,除了災民,包括到災區救災、服務的人,也因震災在心理及肉體都有很重的負擔。即使沒有到災區的人,從媒體上也看到災區的狀況,整個臺灣人心,因為地震而都處於一個不安的狀態。
之所以不安,聖嚴法師說,是因為恐懼,因為對生命的不了解;因此,災後人心的重建,必須從生命的層面去思考、去疏導。國內的教育長期以來對「生命教育」不重視,以至於一般人的觀念裡以為只有老了、病了才會死,對於突如其來的災難帶走人命無法接受,而產生恐懼。
如今一個大地震,二千三百多條寶貴生命毀於一旦,聖嚴法師認為不應該讓他們白白犧牲,「他們都是對『生命』做現身說法的菩薩,是活教材、最好的老師。」這也讓世人領會,每一個人生來就確定會死亡,你準備活,也要準備死,如此才會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他人的生命,同時也善用自己的生命;如此一來,自己什麼時候死亡都沒有關係,也不會被死亡嚇到。
年幼時歷經水災、戰亂,看過許多死亡的聖嚴法師,可以體會這次大地震帶給災民的衝擊,以及痛苦的記憶是一輩子都很難抹滅的。不過宗教的信仰讓聖嚴法師對過往的記憶不會感到恐懼,有信仰讓他不會認為「死亡後比現在更不好」,他也相信佛菩薩雖然救不了他的身體,但救得了他的神識,將帶他往西方極樂世界。
除了恐懼,災難也讓人失去信心,人們對平常敬奉的神明開始抱怨,聖嚴法師指出,災難的來臨並不是神明所為,它是眾人的業力共同形成的,「當人心不安,連神明也會不安,所以災難降臨。」聖嚴法師說,他到災區時,就看到很多寺廟都垮掉了,土地公、城隍爺也一樣被困在瓦礫堆中,神明連自己都保不了了,如何顧得到人?聖嚴法師認為災區的民眾代表臺灣二千二百萬的人承受此災難,也因此對於罹難的人更應該心存感謝,他呼籲政府及民間,每個人都要承擔災難所帶來的損失。
不過讓人感到鼓舞的是,災後民間各界許多團體共同參與救災的工作,讓人看到同舟共濟、一起救災的力量,聖嚴法師希望過往社會中的你爭我奪、互相猜忌、彼此動粗、對公眾事務持觀望的態度,都可以有所改變了。如此因災難所付出的代價才不致白費。當前最重要則是大家一起投入重建工作,安定人心。
災後法鼓山發起「災後人心重建運動」,聖嚴法師認為,災後災民的心靈重建除了旁人的關心外,災民自己是可以DIY,「遇到災害和苦難的時候,只要想到所有你自己的關係人都在關懷著你,諸佛菩薩以及你的先亡親友,都在為你祝福,你就會平安無事,度過難關。」
聖嚴法師人心重建法語之十二——青少年篇
在青少年的心目中,
雖然也有災難,但不是苦難。
惡劣的環境和災變的經驗,
更能夠使得有志向的青少年,
體驗到生命的意義,
是在珍惜中自利利人,
和找到人生的方向,
是在苦難中做奉獻服務。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05 台灣,加油|第四篇 讓我們一同站起來|人心安定.社會平安《自由時報》鄧立青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05 台灣,加油|第四篇 讓我們一同站起來|安心手冊至災區.教育部代送關懷《中華日報》傅希堯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