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0 方外看紅塵|家庭溝通|老來養孫負擔重

聖嚴法師

老來養孫負擔重

問:臺灣的隔代教養家庭愈來愈多,許多年輕父母生了小孩,就丟給阿公、阿媽養。但是,如果阿公、阿媽環境不好,要出去賺錢,年紀也大了,很難幫助小孩學習。最近,有個小朋友的阿媽,連入學通知單都看不懂,小朋友上完一年級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因為太缺乏文化刺激了,連校長都擔心。臺灣太少新生兒,也有許多人生了小孩卻不負責任,這是社會的隱憂。

答:我想,隔代教養是臺灣社會的家庭型態,由農業社會的大家庭型態,轉變為工商社會的小家庭制度,在這過程中產生的畸型現象。

在過去的大家庭裡,小孩是家庭裡每個分子共同照顧的,老人家偶爾逗逗小孫子,是天倫之樂的享受,而不是負擔。現在許多年輕父母需要工作,生了小孩就交給阿公、阿媽照顧。這樣的例子,我看過很多。但大半不是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而是無奈。老人家是不得不帶著小孫子。對六十歲以上老人家來說,帶好動的小孩是很辛苦的。帶一個麻煩,帶幾個更麻煩。

在我觀察,美國及歐洲狀況與臺灣不太一樣。西方社會年輕的父母都有工作,但是小孩仍照顧得很好,不會送給阿公、阿媽去照顧。怎麼辦到的?一般人白天可以把孩子送到托兒所、幼稚園去,有錢的人就請保母來幫忙,也有幾個家庭互相照顧小孩,採取鄰居互助。如果休假旅行,也是把小孩帶著走的,很少有把小孩丟給老人家的情形。

我想,臺灣的年輕父母無法負起照顧小孩的責任,有幾種原因:第一是自己不想帶;第二是經濟不夠好,無法負擔育兒支出,所以送到鄉下交給老年父母;第三是工作忙,不想讓小孩打擾夫妻生活。這都是不負責任,對上不孝順、對下不慈愛。

我知道一對年輕人,女孩只有十三歲,男孩十六歲,兩小無猜卻生了孩子。男孩的母親雖然震驚,卻只能接受事實,趕快下聘娶過門。但是小夫妻自己都還是孩子,不會帶嬰兒,阿媽只好出面接手。後來,女孩不到十五歲,就跑了。因為小夫妻的感情沒能禁得起考驗,彼此人格還不成熟,很難負擔育兒責任。男的十七歲,才讀高中,小孩只能靠祖母帶大了。

這樣的情形是很悲哀的。未成年子女的兩性教育,父母要花點心思,否則到頭來,未成年子女生的孩子,卻要父母自己接手,這也算是因果了,自己沒把小夫妻教好,只好老來養孫。但不被期待的小孫子,又是多麼無辜。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0 方外看紅塵|家庭溝通|行行都能出人頭地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0 方外看紅塵|家庭溝通|老人不堪尿布奶瓶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